蘋果妥協,庫克低頭,“蘋果稅”不得不變

欄目|本站科技《態度》欄目

作者|崔玉賢

編輯|丁廣勝

天下苦“蘋果稅”久已!

日前,美國最高法院駁回了蘋果和Epic Games就App Store規則對對方提起的長期訴訟中的單獨請求。這意味着從此以後,開發者可以光明正大的在App裡告訴用戶:通過官網等渠道充值繞過蘋果稅,享受更優惠的價格。

這意味着,蘋果應用商店30%抽稅模式正在被瓦解。

四年紛爭 Epic Games硬剛蘋果

蘋果和Epic Games的訴訟拉鋸戰已經長達四年,終於靴子落地。

兩家的紛爭始於2020年8月。當時,Epic Games旗下的吃雞遊戲《堡壘之夜》在一次更新中允許用戶以折扣價直接向Epic支付應用內貨幣,這一行爲繞過了蘋果App Store的支付機制。

在Epic Games渠道付款模式下,玩家只需支付7.99美元即可充值,而使用蘋果App Store模式的玩家,則需要額外支付2美元的“蘋果稅”。

這一行爲激怒了蘋果,蘋果迅速做出反應,以違反App Store規定爲由下架了這款遊戲。不僅如此,後續蘋果還下架了Epic旗下的其他遊戲。

雙方矛盾升級。

因此,Epic向法院起訴蘋果。Epic Games認爲蘋果違反了反壟斷法,訴訟不僅代表了自己的利益,還代表了更廣泛的開發者生態的利益。

此後,雙方就“蘋果稅”的問題進行了持續的訴訟戰爭。2021年8月,庫克以及Epic Games 首席執行官蒂姆.斯威尼在加州出庭作證,這場訴訟的關注度達到頂峰。

當時美國加州地方法院判定,蘋果禁止 App Store 中的應用並未違反反壟斷法。法院裁定蘋果在十項指控中有九項勝訴。唯一一項蘋果敗訴的指控中,蘋果需要允許開發者在他們的應用程序中放置鏈接,以便用戶可以在 App Store 之外進行購買。

故事遠未結束。蘋果公司後來在2023年9月提出請求,要求最高法院審理其就法律糾紛中對 Epic 有利的部分提出的上訴。這就是蘋果所謂的"反轉向"規則,該規則禁止許多 iOS 應用的開發者引導用戶使用 App Store 以外的購買方式,從而規避蘋果的收入分成。

最高法院拒絕了雙方的訴訟請求,根據最高法院的裁員,之前的裁定有效,這意味着蘋果可以繼續禁止在應用程序中進行第三方支付處理,但必須允許開發者告知用戶在 App Store 之外的其他購買選擇。

互聯網分析師于斌向本站科技《態度》表示,蘋果雖然表面上贏了這起訴訟,但是對於第三方開發者來說,除了傳統的蘋果支付系統,還可以內置其他支付渠道,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畢竟蘋果壟斷支付系統的行爲已經讓全球的第三方開發者不滿了,過高的抽成加重了開發者的負擔和成本,這些都是由用戶最終買單。

有開發者(心動公司CEO)在得知這一判決結果之後,發文:從此以後,開發者可以正大光明的在App裡告訴用戶:通過官網等渠道充值可以繞過蘋果稅,享受更優惠的價格。應用商店30%的抽稅模式或將不可持續。

Sandalwood紫檀數據研究總監武曉鋒向本站科技《態度》表示,這一結果爲開發者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靈活性,允許他們引導用戶至其它購買渠道。開發者可能需要調整其市場策略,考慮如何在遵守蘋果規則的同時向用戶提供購買選項。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發佈的GPT Store,衆多GPTs應用構成的網絡中,每一個觸角都在不斷地反哺給OpenAI的ChatGPT,爲其提供數據和知識反饋。這種數據網絡效應在AI時代將比移動互聯網應用商店更爲顯著。AIOS操作系統的商業模式,值得進一步關注。”武曉鋒提到。

30%的蘋果稅模式將成歷史?

一直以來,蘋果不僅對應用商店的每個應用進行嚴格審查和規範,而且還會從中抽取一定的分成。自2008年7月開始,蘋果App Store便對開發者收取30%的流水,此舉被業內人士稱爲“蘋果稅”。

更爲重要的是,這項收費不是單就軟件售價的收費,而是開發者在軟件內的所有收費——不管是遊戲道具還是訂閱服務,都需要向蘋果繳納其收益的15%-30%。這引起了衆多開發者和消費者的不滿。

流媒體音樂平臺Spotify曾在歐盟對蘋果提起反壟斷訴訟。Spotify、Netflix等甚至還曾在iOS端去掉了付費接口,迴流至官網完成購買會員。

馬斯克也不堪其擾,在公開場合抨擊蘋果對於應用程序開發者抽取的30%代價太高了。“Apple app store費用非常高,30%的代價不屬於流程,(蘋果公司)應該降低抽成比例。”

甚至還曾直言“沒幹啥事卻收取30%的費用”,罵罵咧咧,抱怨不斷。

“蘋果稅”猛於虎,天下苦其久已。

種種跡象表面,蘋果稅的模式正在逐漸被瓦解。

2021年韓國曾通過《電信業務法案》修正案(議案號:2112203)。修正案生效後,在韓國的蘋果、谷歌、三星等應用商店被禁止強制軟件開發商使用其支付系統,這實際上阻止了平臺方對應用內購買活動收取佣金。

歐盟即將實施的《數字市場法案》更狠,《法案》旨在“爲個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爲商業用戶創造更多機遇”。按照該法案,蘋果不能再要求所有移動應用都通過蘋果商店進行安裝,谷歌和蘋果不得在應用商店中優先使用Google Pay以及Apple Pay等。一旦他們違反法規,歐盟有權對其施以最高達全球年營業額10%的罰款。

如今,認清現實的蘋果公司,宣佈將於今天對其App Store規則進行調整,以遵守2021年Epic訴訟案的結果。

也就是說,蘋果開始允許美國的開發人員在其App中提供外部支付方式,但條件是該應用本身也要通過蘋果的內購系統進行交易。

蘋果表示,即使用戶選擇通過其他支付平臺進行交易,開發者也需要繳納佣金。具體來說,App Store小型企業計劃成員的佣金率爲12%,其他佣金率爲27%。

據蘋果公告, App Store 自2008年推出以來,蘋果已累計向開發者支付了3200億美元(約2.16萬億元人民幣)。這也意味着蘋果在過去14年間賺取了大約1250億美元(約8425億元人民幣)的佣金。

蘋果2023年財報顯示,蘋果軟件服務收入85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9%。其軟件服務包括對應用虛擬道具收費的抽成、Apple Music、Apple tv、iCloud、Apple care等增值服務,Apple pay以及數字廣告等。

在這幾項業務當中,應用抽成可以說是躺贏的項目,最輕鬆也最暴利。

這樣的“搖錢樹”蘋果怎願妥協?!

但不得不改變的時刻到來,蘋果必須識時務了。

本文系本站科技原創報道,更多新聞資訊和深度解析,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