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自研M1處理器系列Mac爲何不降價?德銀竟歸責臺積電

德銀分析師認爲臺積代工M1成本是新Mac無法降價主因。(達志影像shuttersto

蘋果(Apple)本週舉行今年度第3次發表會,新一代Macbook等電腦結束與英特爾(Intel)多年合作,改用自研M1處理器,卻未如市場預期降價。德意志銀行新加坡華裔分析師Jeriel Ong認爲,應該是代工的臺積電5奈米制程成本太高,才無法調價位

Jeriel Ong在報告中指出,M1造價不便宜是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維持前一代價位主因。M1是全球首顆以臺積電5奈米制程生產的處理器,也是尺寸最大、有最多電晶體的ARM架構Apple Silicon處理器,可以合理推斷良率問題應該不會少。

據蘋果10日發佈會新聞稿,M1上有多達160億顆電晶體,以功耗晶片來說是史上運算速度最快、全球每瓦特功耗效能最佳的CPU(中央處理器),較上一代Mac運算速度最多快3.5倍、GPU(圖形處理器)最多快6倍、機器智慧學習最多快15倍,電池壽命也達上代2倍。

不過Jereil Ong認爲價格並不會影響新Mac銷售,反而因爲轉換至M1處理器,可以幫助蘋果搶下更多個人電腦市佔率。對於蘋果股票他把投資評等維持在「買進」,目標價140美元。蘋果週二在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漲3.52美元或3.04%,盤後則小跌0.05美元,暫報119.43美元。

英國投資顧問公司大西洋股權(Atlantic Equities)之前也有類似看法,不過目標價更高,150美元,而且預期蘋果在個人電腦市佔率會因M1系列Mac從8.5%上升到15%,接近iPhone在智慧型手機全球市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