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宋楚瑜感性訴求攻辯論版面 論述核心卻少共鳴頻率

宋楚瑜首場辯論會表現仍不失政壇老將水準風範。(圖/公視提供,下同)

文/記者張暐珩

2016總統大選首場電視辯論會一如外界預期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激烈攻防,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雖離開政治核心圈多年,無法加入一級戰區,但身爲政壇老將,颱風仍算穩健,尤其最後哽咽落淚、呼喊彎腰的感性訴求,在最後一刻成功抓回目光,可惜,仔細探究整場論述,想講的很多,卻缺乏核心與創新,仍難引起共鳴。

宋楚瑜在第一階段申論時打頭陣,先點出了臺灣目前的六大困境,氣候劇烈變化、中國大陸崛起、科技生產技術改變、人口失衡、政府財政惡化、分配正義不均,接着再順勢提出三大對策,包括「2030超韓(南韓)趕星(新加坡)」、南進「鄭和再下西洋」、國土規劃防災都更計劃;然而,洋洋灑灑地的念出一大段內容時,卻少見宋擡起頭來說話,沒有了眼神的直接互動,不管是描述臺灣困境或提出對策,反到像在聽一場論文研究發表會,失去了有感的溫度,相當可惜。

▲宋楚瑜洋洋灑灑提出解決臺灣問題三大對策,但卻讓人留不住深刻印象

再者,目前臺灣的困境,其實民衆隨口都能列出好幾條,他們期望聽到的,是更直接的作爲,或是一種大刀闊斧的精神,宋楚瑜雖然有李桐豪、李鴻源兩位專業幕僚獻出對策,但因爲想講得太多,又必須考慮時間限制,短時間內快速講完大量內容的情況下,讓觀衆吃不消;政策又條列式地一分再分,聽到最後卻回想不起重點在哪?核心是什麼?畫餅容易吃餅難,這些龐大計劃後的可行性評估報告,也寫出來了嗎?

不過,宋楚瑜對於政治運作仍相當內行、並非省油的燈,本來外界預期他很可能淹沒在朱立倫、蔡英文兩人的口水戰中,但那句指着蔡、朱兩人說「你看,他們又來了,他們又在吵來吵去」,搏得滿堂彩,更是讓選民真真實實感受到,過去臺灣的16年就是敗在兩黨惡鬥的困境當中,「第三種聲音、第三種選擇」的意識終於奪得版面

只可惜,當辯論議題迴歸到領導力時,宋楚瑜只能再搬出「宋省長」當年的功績,一次包下經濟、兩岸、外交等五花八門的問題,但對於年輕人來說卻「好陌生」、對於青壯階級而言,他們要的也不再是回頭找人,而是將希望放在具有前瞻性思想與開創性論述的領導者

綜觀宋楚瑜整體表現,「經驗牌」在經年累月後,已經少了些迷人味道,平常靠着競選主軸「一起找出路」爭戰南北,卻又未在辯論中聽到不同於藍綠橘色主張,要說最成功之處,恐怕還是最後哽咽、落淚、登高一呼「 我70歲爲何不放棄理想?因爲我要重新找回臺灣的驕傲」的話語,以及那3次90度鞠躬的柔軟身段了吧!

●作者張暐珩,《ETtoday東森新聞雲》要聞組記者。以上言論爲個人立場,與公司無關。ET論壇歡迎雲友更多參與,也歡迎網友發表高見,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關注2016,邀請讀者加入《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

資訊恐慌症發作?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快速補給→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