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捐是有效生命的接力!「心生者」感大愛偕妻籤器捐同意書

心臟受贈者先生分享等待換心的心路歷程。(圖/羅東博愛醫院提供)

記者遊芳男宜蘭報導

罹患心衰竭的62歲柯姓男子,7年前換心成功,感念這份恩澤,他12日偕妻參與羅東博愛醫院的器官捐贈推廣活動,他妻子同時也簽下器捐同意書夫妻倆對器捐都正面看待,柯先生說,「器捐是有效生命的接力」。

羅東博愛醫院表示,柯先生家族心臟病史,他年僅40歲即出現心臟病症、暈厥送醫,持續追蹤15年,55歲時赴國外旅遊染上重感冒,回臺併發心肌炎合併心衰竭,從此頻繁進出醫院,住院動輒數月,靠着強心劑續命。有感自己的心臟恐快撐不下去,經醫師評估後,開啓了他漫漫無期、等待「心」生的過程

以順其自然的心境排隊排了2年多,直到2013年11月12日接到配對成功的電話,2天后手術成功完成,他才重啓「心」生,「不知道捐贈者身分,但感謝捐贈者的大愛,給予我重生機會。」柯先生將11月14日當成他第2個生日,對於捐贈者的大愛感懷於心。

2019年他帶着妻子羅女士,前來羅東博愛醫院參與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簽署預立醫療照護決定書時,看到器捐的宣傳推廣資料,鼓勵一直認同器捐理念的妻子簽下器捐同意書,讓這份感動延續下去。

由於器捐採取匿名配對,柯先生也表示,希望捐贈者家屬都能夠諒解,受贈者沒能積極表達、當面說出心意,他將這份感謝移轉到社會上,因現行的器捐體制,他纔能有今天。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來到羅東博愛醫院舉辦器捐推廣活動。(圖/羅東博愛醫院,下同)

12日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來到羅東博愛醫院舉辦器捐推廣活動,鼓勵更多人瞭解器捐的意義並願意做出決定,現場氣氛熱絡,更有不少病人家屬、醫護人員簽署。

羅東博愛醫院院長進德表示,器捐雖代表一個生命的消失,卻是更多生命的重新開始,他曾接觸過一少女願意器捐,正是因爲家人是心臟受贈者,良善的循環令他深受感動。

羅東博愛醫院器官捐贈移植委員會主委、加護醫學科主任楊智傑醫師表示,每次器捐都須經過一段縝密的流程,爲的是確保病人家屬權益,也能讓這份遺愛發揮最大效益

【更多新聞

►影/超暖警長默默伸援手!罹癌村民沒錢就醫 他銷假衝回宜蘭送錢送雞

►影/男抓狂變身「浩克」抓推車砸人 5名護理師「同時出掌」接招

►影/宜蘭火燒山 臺7甲線14K對面山坡延燒中

►影/2019宜蘭童玩節水上開幕秀 讓世界看見宜蘭

►想賺外快拿近29萬元獎金嗎? 你檢舉烏賊車就可拿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