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名琴冠全球 頂尖制琴師來朝聖

奇美蒐藏提琴質量冠居全球,義大利專業製作者協會ALI一行40人特地到奇美博物館朝聖,爭睹橫跨4、500年的歷史名琴。(曹婷婷攝)

近40位國際制琴專家齊聚「阿瑪蒂工坊」,現場切磋制琴手藝,親觸、品賞上百把提琴。(曹婷婷攝)

奇美典藏提琴中,年代最久遠的是1566年義大利制的安卓拉阿瑪蒂大提琴,全球僅3把,唯一能拉的一把爲奇美典藏,被制琴師視爲夢寐以求「珍品」。(曹婷婷攝)

提琴蒐藏質量傲視全球的奇美博物館,以提琴蒐藏聞名全世界,吸引世界頂尖專業制琴師、制弓師慕名朝聖,國慶連假期間,有一場國際大型提琴交流活動在奇美博物館登場,義大利專業製作者協會ALI首度移師亞洲舉辦提琴研討會,主席西蒙.摩拉希領銜40人在奇美一睹珍貴提琴。

這是該會創立37年來第一次境外舉辦研討會,亦是ALI會員有史以來最大一次的亞洲活動,奇美博物館提琴顧問鍾岱廷說,近年,許多國際專業提琴機構不約而同選擇在此舉辦研討會,包括2014年國際提琴協會EILA、2015年美國製琴制弓聯盟AFVBM,今年則有義大利專業製作者協會ALI也安排在奇美進行活動。

奇美博物館目前典藏約1300把提琴,擁有全球最完整提琴蒐藏,提琴出自全球900個城市、1120位制琴師之手,歷史橫跨4、500年,「帶兒子看祖父的琴,讓他知道地球另一端有座提琴寶庫。」義大利專業製作者協會ALI主席西蒙.摩拉希一家3代制琴,其父的琴也典藏於此,他盛讚在奇美博物館,見證世界提琴史。

典藏當中,年代最久遠的是1566年義大利制的安卓拉阿瑪蒂大提琴,全球僅3把,唯一能拉的一把爲奇美典藏,被制琴師視爲夢寐以求「珍品」。

義大利專業製作者協會ALI首度移師亞洲舉辦提琴研討會,ALI主席西蒙也邀請畢業於義大利克里蒙納國際制琴學校的海峽兩岸校友參與,40人走進奇美博物館,這是該會創立37年最大一場亞洲活動,有趣的是,NHK紀錄西蒙制琴紀錄片固定在提琴館播映,本尊現身引起參觀民衆驚呼。

西蒙目前每年製作10把琴問世,幾乎每個月都在制琴,其父爲義大利克里蒙納國際制琴學校副校長,頂尖制琴者皆爲該校門生。他說,新舊琴的差異在於有沒有被使用過,新琴的製作技術其實不亞於年代久遠的老琴,制琴原理、精神都一樣。

鍾岱廷說,很多提琴平日只能在書中看見歷史出現的名琴,如今得以觸摸,是難得契機。他曾遇過美國傳承五代制琴家族來訪,在館中找到曾祖父的琴,感動不已;也曾有制琴者主動餽贈老師名琴請奇美代爲收藏,「交給奇美,很放心。」

鍾岱廷表示,創辦人許文龍認爲,蒐藏提琴不是讓名琴躺在蒐藏櫃而已,館方長期免費出借名琴,目前有250把琴出借,幫助更多提琴學習者有機會發光發熱,且透過與國際提琴組織積極交流、研討,更能讓流傳4、500年的提琴,發揮深遠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