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開胸大不同 老翁微創心臟主動脈瓣植入用健保

一名老翁手術時受惠於健保制度更新,成爲慈濟醫院此手術的首例健保個案;病人復原狀況良好,餘榮敏醫師握手道恭喜。(臺中慈濟醫院提供/陳世宗臺中傳真)

開胸手術十年大不同!蘇姓老翁七旬時曾因心臟二尖瓣膜重度逆流而開胸醫治,現在八旬年紀又因主動脈瓣狹窄必須手術,家人對老父要再度開胸大手術擔心不已!沒想到受惠於健保制度更新,老翁適用微創「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三天能下牀走動,一週就能出院。

蘇老先生今年因心臟衰竭合併嚴重肺積水住進臺中慈濟醫院加護病房,經診斷爲主動脈瓣狹窄,值班醫師會診心臟外科,沒想到又遇到十年前爲他開胸的心臟外科主任餘榮敏!病人女兒說:「那次傳統手術開了13個小時,我永遠忘不了餘醫師手術後的倦容,及家人焦慮煎熬的心情。」當年老翁是二尖瓣膜重度逆流,這次被診斷出主動脈瓣狹窄,雖巧遇十年前的救命醫師,但想到當年開胸手術前後折磨了一個半月,加上微創手術的鉅額費用,家人都很猶豫。

餘榮敏指出,健保署自2021年二月起,將年滿八十歲患有主動脈瓣狹窄,合併心臟衰竭且傳統外科手術風險高的病人,納入「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的健保給付對象。傳統開胸處理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傷口長達20公分,復原期至少一個月,考量病人年事已高且有洗腎、傳統心臟手術病史等共病,應使用微創方式治療,病人更受惠健保直接省下鉅額手術費用。

老翁手術當時受惠於健保制度更新,成爲慈濟醫院此手術的首例健保個案。餘榮敏表示,今年七月健保再度擴大條件,年齡限制已取消。微創「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只需從病人兩側鼠蹊部穿刺約0.5公分傷口,過程也只要局部或鎮靜麻醉,不必讓心臟停止跳動,大幅降低感染併發症及手術死亡風險。果然,老翁手術後三天能下牀走動,一週就能出院。

餘榮敏指出,心臟主動脈瓣膜容易隨年齡增長而衰退鈣化造成狹窄,提醒若長輩走路會喘、胸悶胸痛或呼吸困難、頭暈等,務必儘速就醫,避免發生猝死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