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的傢伙越來越大了

地鐵開往春天,開地鐵的人卻一身寒氣。

最近這兩天,昆明地鐵官方社交平臺賬號的視頻評論區,成了一些員工們討薪的地方。

大量被欠薪員工在評論區大倒苦水,原本想給地鐵提點意見的人,看到這場面也張不開嘴了。

這麼多年,看過各種“惡意討薪”的警示案例,大夥兒終於摸索出了一種“賽博討薪”好辦法。

據媒體跟當事員工求證,昆明地鐵欠薪的情況,去年9月就曾發生,今年年初又再度出現。

工資每回都拖上三個月才發,還斷繳過養老保險和公積金。

對“欠薪”的問題,昆明相關部門和軌交集團對媒體也沒藏着掖着,承認了確有其事。

至於拖欠規模有多大,昆明軌交相關人士的說法是:

當地相關部門也表態:“有困難肯定會解決,怎麼解決還在想辦法。”總之:

其實今年8月初的時候,就有張企業微信截圖在網上流傳,在昆明地鐵運營公司5200多人的員工大羣裡,有人說:

這張截圖的真實性,也有地鐵員工向媒體證實。

前段時間,不時有地方鬧出當地公交欠薪停運的消息,現在連地鐵也鬧出了這類醜聞。

前段時間,上海票據交易所發了份公告,公示了截至今年8月底,票據出現持續逾期情況的名單。

這份名單包含了全國2000餘家企業,其中“昆明軌交”這個雲南最大的地鐵運營商也赫然在列。

根據相關說明,能被這個名單公示,說明在6個月內,發生3次以上的逾期情況。

按照規則,一旦出現持續預期,票交所將暫停爲其提供商業匯票承兌、貼現等服務。

其實相較於很多諱莫如深的企業和項目,昆明軌交歷年的財報掛在上海清算所的官網上,公開透明,很多事情也有跡可循。

根據財報上的數據,昆明軌交的“貨幣資金”2022年初時還有31.29億元,到年底就只剩7.8億了。

到了今年年中,“貨幣資金”這一項就只剩1.46億元,一年半時間減少了差不多30億元。

2022年,昆明軌交的總營收是6.29億元,但營業總成本是15.59億元,兩相比較,理論上呈現鉅虧狀態。

但在獲得了9.75億元的運營補貼後,公司反而獲得了近8千萬元的淨利潤。

而在今年的半年報裡,補貼這一項已經達到了9.66億元,與去年年中3.5億元的補貼款相比,翻了將近3倍。

饒是這樣力度的補貼,仍沒能捂住“評論區討薪”和“貸款發工資”的問題。

昆明又稱春城,大夥兒都稱這裡的地鐵是“開往春天的地鐵”。

地鐵開往春天,開地鐵的人卻一身寒氣。

昆明地處雲貴高原中部,三面環山,南瀕滇池,相較於中東部地區廣袤的平原,昆明地形地貌更特殊,軌交建設也是個大工程。

現如今,在網上還能搜到昆明地鐵建設過程中,大量攻克技術難題的專業論文。

按理說,高原城市建設地鐵不易,更需要在規劃上精益求精。但一些當地人吐槽地鐵線路的時候,最常說的一句話是:

大夥兒的意見集中在:地鐵線總能完美繞過人員聚集區,該修的地方不抓緊修,不該修的反而先開通。

根據財報,昆明軌交去年收穫了6.29億元營收,但相比2021年減少了26.20%。

這裡面除了乘客少、廣告費減少等原因,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

不要小看土地投資,單就賣地這一項,曾在2021年爲昆明軌交貢獻過2.2億元的收入。

在一份追蹤債券評級的報告裡,曾提到過昆明軌交手上的土地資源,報告顯示,昆明軌交手握3.65萬畝的一級土地開發協議。

這些土地集中在西山區、官渡區和呈貢區內,其中開發價值較高的商業和住宅用地面積約2.02萬畝。

因此總有一種論調說,負債千億,票據逾期,但別急:

但去年,昆明整個土拍市場並不像這句口號一樣,顯得從容。

2019年的時候,昆明拍出過12039畝商住用地,豪入854.1億元,創下了近10年的高峰。

但轉眼到2022年,昆明只拍出了22宗商住用地,土拍收入總計52.5億元。到今年上半年,這個數據是31億。

這個情況說是膝斬都不算精確了,大體算是砍到了腳踝了。

員工跟地鐵公司討薪,地鐵又要跟誰討去?

2018年的時候,有關部門出臺過文件,用人口、GDP、財政預算收入這幾個硬指標,來卡城市地鐵項目。

這份文件裡專門要求,地鐵線路初期客運強度,不低於每日每公里0.7萬人次。

客運強度這個數據代表每公里地鐵運了多少人,地鐵運營效果怎麼樣,這個指標最直觀。

但根據有關部門今年8月的數據,昆明地鐵的客運強度爲每日每公里0.54萬人次。

2012年開通地鐵的昆明,11年過去,客運強度也沒有達到文件的要求。

昆明地鐵的客運強度,在全國52個擁有地鐵的城市中排在26名,不上不下。

當然,也有一半的城市地鐵,效率尚不及昆明。

很長一段時間,不少人都癡迷那種大幹快上造奇觀、出成績,高舉高打,平地驚雷。

但財務報表從來都是一體兩面,投資時揮斥方遒,運營時卻涓流成海。

時間可曾放過任何一個人?

來源:老斯基財經(ID:laosijicj)作者:波旁斯基

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