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2.5萬份學習歷程檔案 教育部:比對程式已完成

教育部次長劉孟奇表示,比對程式已完成,高中生可以重新上傳學習歷程檔案。(林志成攝)

2.5萬份高中生學習歷程檔案被遺失,教育部次長劉孟奇今天表示,比對程式昨天已經完成及上線,教育部通知各級學校轉知學生,將原來的檔案再上傳。他認爲,這起事件給教育部一個重要教訓,要標準作業流程及備份機制,以避免出錯。

學生遺失的資料分爲三個方面,包括:一、經認證的課程學習成果;二、未經認證的課程學習成果及無須認證的多元表現;三、學生被遺失的檔案,自己又沒有留備份。

如果是第一類,將提供上傳比對平臺,由學生上傳檔案,不須再經老師重新認證;若是第二類,則學生可依原程序,在學校平臺重新上傳;最嚴重的是第三類,學生自己都沒有留備份時,將由教師輔導學生依原資料重製,教育部將補助教師鐘點費。

劉孟奇今天到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參加「111學年度分科測驗成績採級分制之探討」公聽會前受訪指出,比對程式已經在昨天完成,學生可將原來的檔案經過比對後上傳。

這次失誤造成各界對於學習歷程檔案制度的質疑,教育部如何重建公信力?劉孟奇說,恢復學習歷程檔案制度的公信力,教育部責無旁貸。現在還是學生上傳學習檔案時間,還可以及時補教,如果發生在不是上傳時間,那影響就會更明顯。

劉孟奇說,這起事件對教育部是一個重大教訓,教育部會吸收教訓,標準化作業流程及備份機制,以避免再發生類似狀況。目前最重要的是維持學生權益,之後纔會追究相關人員或承辦單位的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