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宜蘭水蓑衣」與「風箱樹」 烏石港遺址重建棲地

臺灣溼地保護聯盟在蘭陽博物館烏石港遺址重建「宜蘭蓑衣」與「風箱樹」溼地。(圖/宜蘭辦公室主任邱錦和提供)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特有水生植物「宜蘭水蓑衣」因原生地被徵收差點絕種,幸虧後來被宜蘭社區大學搶救才得以倖存,而另一種瀕臨滅絕物種「風箱樹」野生數量剩下不到100株,臺灣溼地保護聯盟爲了搶救這2種保育珍貴物種,在烏石港遺址進行移植工程,讓這塊棲地成爲稀有水生植物庇護站。

宜蘭水蓑衣,又名頭城水蓑衣,與大安水蓑衣很相似,野外棲地侷限宜蘭地區溼生環境,且葉質地較薄,葉面的毛也較短,花萼外無卵形苞片,屬於當地特殊品種,它的原生棲地「頭城大坑罟溼地」2009年因被重劃住宅區正式宣告消失,使得宜蘭水蓑衣只好被收容羅東水資源中心。

同屬稀有水生植物的風箱樹昔日在農村溼地、圳溝旁隨處可見,不過這幾年因灌溉溝渠水泥化數量銳減,再加上它本身並不產種子,僅剩少數原生棲地,如冬山河親水公園區域的52甲溼地,目前風箱樹已被宜蘭縣政府列入保育類植物。

臺灣溼地保護聯盟宜蘭辦公室主任邱錦和指出,棲地因開發而消失,也可以覆育重建,2001年開始他們當地學校合作指導學童參與溼地保育工作、募款進行復育工程,甚至進行志工培訓,讓宜蘭水蓑衣留在烏石港遺址生生不息。

純真女僕泡出暖暖愛心 羅東「南美咖啡館」開班授課

蘭嶼刮16級強風 下午4時起停班停課

毒犯黑龍遇警逮人 躲天花板夾縫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