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洗手7字口訣 切記要擦乾

感染科醫師黃怡菁提醒民衆,要落實洗手防疫。(大里仁愛醫院提供/陳淑芬臺中傳真)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升溫,防疫勤洗手,你洗對了嗎?大里仁愛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怡菁17日說,加強個人手部衛生勤洗手、不碰眼鼻口,減少出入羣衆聚集場所,是不二法門;並要落實「內、外、夾、弓、大、立、腕」的洗手口訣,洗手流程時間需達40秒至60秒。

黃怡菁指出,在面對流行性感冒及新冠肺炎期間,加強個人手部衛生勤洗手、不碰眼鼻口,並減少出入羣衆聚集的場所;在吃東西前、照護小孩前、看病前後、擤鼻涕及上廁所後,都要勤洗手。

要如何洗好手呢?黃怡菁說,步驟是先取下戒指首飾手錶,以水潤溼雙手塗抹清潔乳、香皂等清潔物品消毒液,確實搓洗手掌手背指縫指尖大拇指虎口手腕等處。以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乾淨,再使用擦手紙擦乾,將擦手紙丟進垃圾桶

黃怡菁表示,使用香皂等清潔物品及消毒品是要洗去留在手部的細菌病毒,雙手徹底清洗乾淨後,一定要擦乾。否則,手部潮溼反成爲細菌及病毒孳生環境,擦乾後才能杜絕手部成爲細菌及病毒的滋生平臺

黃怡菁提醒民衆,洗手的時機包括吃東西前、照護小孩前、看病前後、擤鼻涕及上廁所後等,民衆都要落實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