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工、退休婦誰傳染給誰?張上淳:要看病毒株分析

臺灣新冠肺炎疫情日前出現首件院內感染。(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黃凱翊綜合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出現首例院內感染,國內先發現案34退休婦人染疫,接着今日公佈醫院內有3名護理人員、1名清潔人員確診,然而清潔人員出現症狀時間比退休婦還要早,到底誰傳染給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到底是退休婦人感染給清潔人員,或者反過來,都有可能,必須去釐清

案34退休婦人2月14日因低血糖全身倦怠情形就醫並收治住院,當時無呼吸道症狀,21日起出現咳嗽、喉嚨痛及發燒症狀,26日診斷有肺炎情形,由醫院通報送驗,於28日確診。接着29日確認院內3名護理人員、1名清潔人員染疫,爲案35~38。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記者會上表示,目前尚無法確定案34與清潔工是誰先傳給誰,且兩人相遇時間僅短短一天,這當中有很多狀況尚待釐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 。(圖/記者李毓康攝)

周志浩也表示,要判斷兩人誰傳染給誰,要根據病毒株去做判斷,如果說是相近的病毒株,那麼兩者彼此間相互傳染的可能性就會比較高,且由於此兩案例都沒有旅遊史,只能根據接觸史去判斷,目前初步認定是較早發病的前一例傳給後一例的機會較大,但仍需要更仔細的疫調才能做確認。

對此,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也在1日記者會表示,爲了強化院內感染的管制,特別要求所有醫院要擬定管理原則,用分艙分流概念來做,分流是針對就醫患者在第一線做區別,分艙則是根據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規定一定的範圍,例如限棟、限樓層,避免院內感染髮生時,牽連到太多醫護人員,導致需要隔離的醫護人員過多。

指揮官陳時中也強調,把每單位分的越小越好,當小單位出問題影響就只會侷限在那個小單位,這樣影響就會越小,怎麼樣分到最小也會持續討論,會根據醫院的量能來判定狀況,如病房分單位,一直往下細分,分的單位越小,後續出狀況時更明確,影響就越小,因此一定要把分艙做好,纔不會讓整個醫院都垮掉。

全臺確診患者關係圖。(圖/曾梓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