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祥/就是這種意識形態 臺灣失去國際發聲的機會 

▲蔡英文政府,決定派員參加WHA。(圖/記者季相儒攝)

文/邱文祥(前臺北市副市長

最近有一則重要新聞,有關我國是否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World Health Assembly),在民間及政府激起了一連串的廣泛討論。新政府也決定指派準衛生福利部部長林奏延教授參加,本人覺得這是一個很正確的做法。

普世價值都同意,健康是基本人權,不應因有種族宗教政治、信仰、經濟而有差別待遇。臺灣是依據上述人權價值而來參與WHA及其他這一類不涉政治的非政府組織(NGO)。

坦白說,要我們同意一箇中國這種政治原則,才能參加一個非政治的組織,這真是風馬牛不相干的邏輯。但是不可諱言,政治又存在人與人,組織與組織,國與國之間及各個角落

我深切建議大家(民間及政府)要用智慧來面對並妥善處理,現在絕對不是意氣之爭時候了!事實上我們近幾年來能出席WHA,這是數十年來臺灣在公共衛生醫療照顧及疾病防治等相關議題的表現受到國際肯定的結果,WHA很自然而然要邀請在這方面表現不凡的臺灣參加。

姑且不論歷史背景,爲什麼中華民國以前非但是聯合國席位代表,也擁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而現在臺灣被迫成爲國際孤兒;我們反而要很務實的面對此逆境。參與的原則是臺灣的主體性是無庸置疑,一定要全力爭取的;但是顧及我們尊嚴的同時也要很有智慧的去處理可能衍生的政治問題。

至於參加此類國際會議名稱,我建議臺灣未來所有相關團體要至少以中華臺北的名稱積極參加;當然如果能用更傾向臺灣主體的名稱那更好,但千萬不能說用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就不參加,那麼我們奧林匹克運動會就不參加了?同時應藉此國際會議的機會向國際社會用實力證明,在臺灣這塊土地上面是有一羣積極進取,堅持理想而深受國際專業人士肯定的人材。我們能多多在國際發聲,未來臺灣專業發展纔能有契機。

尤其是現在政黨輪替後,國際空間及發展充滿了不定數。我們這些專業人士如何自處,如何面對,如何帶領着未來的年輕人持續發展?其實就一個從事醫療工作及公共衛生行政多年的我來說,在醫師誓詞裡面就提到我們這個行業,不容許有任何宗教、國籍、種族或地位考量介於我的職責和病人間。要以無私的心提出利他主義關懷,不論是以中華臺北或臺灣哪一個名稱,只要加入的是能對世人健康有益的組織或會議,實質的貢獻遠比一個名稱來得重要很多。

馬英九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因應WHA邀請函。(圖/總統府提供)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贊!

最近發生在臺灣泌尿學會參加今年七月將由新加坡主辦亞洲泌尿科大會時,也有類似情形發生。處理至今已有個初步結果,我就將處理的原則及過程供大家參考。

臺灣泌尿科醫學會在這個組織是創始會員國,今年很特別的亞洲泌尿科醫學會的會長是由中國大陸的同好擔任,而本人是擔任四年一任的秘書長。在我們這個領域本來政治都不是個問題,多年來我們也都相安無事。亞洲(連澳大利亞及紐西蘭)共二十四個國家,二十三年一起努力合作讓亞洲的泌尿外科水準往上提㫒。可是政治還是政治,有些時候還是會被影響到的。

例如這次,亞洲年會是由新加坡主辦,因爲大陸醫師投稿稿件多出臺灣很多,又因爲考量到現在國際會議的現實,如果在國際會議書面資料中出現一個是China(中國),一個是Taiwan(臺灣)。主辦單位擔心中國大陸的泌尿科醫師回國後會受到相關單位指責,因爲他們參加了一個一中一臺的國際會議。新加坡的主席建議臺灣能否以中華臺北的名稱在該年度會議中呈現,但並不改臺灣在這個團體的原來名稱。

孰料臺灣有些泌尿科同事激動得寫信去抗議說臺灣是我們的國家,如果不用臺灣他也不願意接受邀請去演講。後來我居中協調,建議將中華臺北改成臺灣泌尿醫學會這個名稱;但是臺灣有些人還是不能接受。這種作法產生的結果,新加坡的主辦單位不邀請他了。也就是這種意識形態的作法讓臺灣泌尿學會在一個國際會議可能發聲的機會喪失了。

我真的不懂,開年會(Assembly)名稱用中華臺北有何不可,更何況因爲我是亞洲的秘書長,在這個國際會議裡面是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臺灣學會在本會的名稱要改變也沒那麼容易。因此個人認爲未來處理此類事件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實力原則。如果多年來在專業的努力受到國際的肯定,你自然有實力繼續參加國際會議。

另外要有彈性原則,只要不用中國臺灣,用中華臺北或臺灣其他名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臺灣這塊土地的表現受到國際肯定。這纔是未來之後臺灣專業團隊要在國際會議能夠繼續生存的唯一法則。

●作者:邱文祥,前臺北市副市長,亞洲泌尿外科醫學會秘書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教授。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