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萬兒少交通死傷 歷年最高

交通部長王國材。記者林伯東/攝影

兒少交安死傷人數不斷攀升,根據交通部道安會統計,去年因交通事故死傷的兒少逾三萬人,創下歷史新高。靖娟基金會昨也公佈「二○二四年兒童安全指標調查」,發現由家長接送的兒童中,有逾五成不願意自行上下學,學生直言,因爲「道路被停車佔走」、「有些車子還是不會停讓」。

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去年兒少死傷較高主要是「被載」跟「行人」,這兩個部分都是要持續努力,家長以身作則也很重要,中央地方也會一起努力,不要把行人地獄留給下一代。

根據道安會統計,去年兒少交安死傷人數高達三萬○一五一人,較前年增加近四千人,也創下歷史新高。靖娟基金會表示,兒童交通事故死傷人數不斷上升,顯示臺灣交通至今仍對兒童不夠友善,今年四、五月抽選全臺各縣市國小,針對家長、學生問卷調查,共發出五○八○份問卷,回收三三五三份有效問卷。

兒少交通死傷創新高 製表/周湘芸

兒童交通感受 北市是六都最差

調查顯示,花蓮縣、南投縣、臺南市及臺東縣等四縣市,爲兒童整體交通安全分數前段班,反觀苗栗縣、雲林縣、連江縣則居末位。六都中,臺北市、新北市、高雄市均未達平均值,其中臺北市更是六都中表現最差。

靖娟基金會表示,逾七成學生上下學以家長接送爲主,由家長接送的學生中,超過五成表示不想自己上下學,原因包括「路上的道路都被停車的佔走了」、「有些車子還是不會禮讓行人」、「許多家長常把機車騎上人行道進行接送」。

在家長部分,北部、中部、東部及離島地區家長,普遍認爲騎樓或人行道常被佔用、人行道上會有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機車騎乘等情形。

靖娟基金會強調,校園周邊通學路段人行空間讓民衆感覺不甚可靠、亟需整頓,人行空間擺放雜物、停車行爲及汽機車駕駛讓行文化都有待提升,另也應檢討現有交通安全教育與宣導是否過多單向傳授、背誦的內容。

王國材坦言,很多小朋友過馬路被車子撞到造成死傷,若單純仰賴教育沒辦法再等這麼多年,因此在執法上調整爲更嚴格,這一年來已有養成車輛停讓行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