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喘息今年窒息 觀光業盼薪資補貼比例更高

國內本土疫情升溫,觀光業、旅宿業餐飲業都是重災戶。(本報資料照)

我國提升防疫3級警戒至6月14日,對觀光業可說是「一槍斃命」,業界將希望放在行政院的紓困4.0上,但昨日版本公佈後,許多業者直言內容與去年大同小異,而現在最困難的問題在於留住人才,盼能提高薪資補貼比例至8成,甚至全額補貼。立委邱臣遠也說,觀光業去年還有國旅生意,今年完全停擺,業者無法再等下去,政府規劃紓困時應注意實務上有無障礙或門檻,造成申請困難。

鼎運旅遊集團執行長陳怡璇表示,業者去年5月還可以喘息,今年5月直接窒息,目前全臺約有4000旅行社、1萬4000輛遊覽車、8000名司機,今年國旅不像去年還有安心旅遊支持,出團完全停擺,政府雖有4成薪補助,企業仍要承擔6成薪資與勞健保,另有租金水電成本等,呼籲員工薪資要全額補助,另外補助企業最少10萬元應付成本支出。

陳怡璇也說,旅行社3大產業出境入境、國旅,其中導遊可說是臺灣外交官,而培訓外籍語言員工要2至3年,政府不重視,人才會流失,以後要做入境觀光大國,就找不到人來做基礎服務。

臺灣觀光策略發展協會理事長吳昭輝指出,這次疫情對觀光業是一槍斃命,去年接待入境旅遊好不容易轉型做國旅,如今一夕歸零,他建議這次紓困朝「補償」業者,因爲大傢什麼事都不能做,提高薪資補貼是必要的方式,因爲這是目前留下人才唯一的辦法,業者真的不能再等,第一步最有可能進行無薪假及裁員

吳昭輝認爲,很多旅行社都想做數位轉型,但不知道如何做起,希望未來紓困有一塊會是交通部觀光局帶領大家投資未來,例如協調擁有數位能量的大型公司輔導小型業者使用數位工具。至於中型業者可能有電商人才,但怎麼留任在公司裡?如果電商、工程師等人才因爲疫情對觀光業產生失望,迴歸薪資較優渥的科技業,對產業人才流失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長張漢寧指出,設計展業近年與觀光業合作很多策畫,例如文化觀光、產業旅遊、小旅行,設計師投入很多心力,今年部桃醫院事件大家記憶猶新,臺灣燈會取消,當時設計、創意、表演藝術燈光表演的人都是受災戶,現在的情況不是取消燈會那麼簡單了,7、8月份藝術季與展覽,原本要跟觀光結合的創作者活動公司,工作通通停擺。

張漢寧說,許多設計工作者都是接公部門的案子,如果現在解約,補償應該從寬認定,儘管活動還沒發生,但設計師的心血已經投下去了,有些很難認列,政府仍應給予保障。

邱臣遠表示,這波疫情讓經濟活動完全停止,昨天行政院提出初步版本,但對觀光紓困的內容大同小異,員工薪資補貼、貸款展延、利息補貼、稅金租金減免是大家最在意的事。交通部納入相關紓困,行政作業要更簡便,疫情期間業者不可能去跑各部會,建議設置單一窗口、簡化流程,相關機制都要先超前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