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強中國超算未參與評選 美終於重回超級電腦競賽榜首

分析師表示,中國的超級電腦已達到百億億次級的水準,但他們不希望引來美國的進一步制裁,所以未參加評選。(圖/橡樹嶺美國國家實驗室)

位於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巨型電腦「前沿」,最近爲美國奪回了超級電腦運算速度世界第一的寶座。但是專家指出,這項每秒百億億次運算性能競賽中,「前沿」比不上中國的2個電腦系統「神威」與「天河」,但今年這2個系統都沒有提交測試結果供超級電腦500強排名評選,原因可能是美中的緊張關係。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國家實驗室超級電腦「前沿」在排名測試中,成爲首臺取得每秒百億億次運算性能的電腦。它是美國能源部於多年前投資18億美元打造3部「百億億次級」電腦系統的其中之一,預料它能在科學、醫學和其他領域發揮重大作用,是超級電腦工程的重要里程碑。

專家對此提出警告,在百億億次級計算的競爭中,「前沿」還比不上中國的2個計算機系統,但這次中國的2個系統都沒有提交測試結果,美中之間的緊張關係可能是主要原因。擔任評選的田納西大學電腦科學傑出教授傑克.唐加拉說,「傳言說中國是有些東西的」,「但是目前沒有官方的說法。」

報導指出,長期以來,超級電腦一直是國際競爭的焦點,它最初被用來破解密碼和設計武器,但如今也在疫苗研發、測試汽車設計和模擬氣候變化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數十年來,美國技術一直主導着該領域,但中國現已成爲一股新興的主導力量,2016年至2018年「神威.太湖之光」系統的運算速度被評爲世界第一。

根據最新的500強排名榜上,中國佔137臺,高於美國的126臺。日本上榜數量較少,但仍是強有力的競爭者。2020年6月,神戶的「富嶽」系統取代了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IBM系統,躍居榜首。今年「前沿」讓該實驗室重回榜首位置,該系統由慧與科技研發,使用2種來自超微半導體的晶片,在500強評選測試中,其運算速度是「富嶽」的2倍多。

報導指出,中國以往也參與評選,但近年來美國限制中國取得製造超級電腦的晶片與技術,讓中國對超級電腦的宣傳轉趨低調。不過,中國在國產微處理器的設計上也取得重大進展,該領域的權威、亞洲科技資訊公司負責人戴維.卡漢納去年就曾經指出,中國2臺百億億級超級電腦都使用國產的晶片與技術,其中一臺是早期「神威」超級計算機的迭代,名爲「海洋之光」,另一臺「天河3號」則是「天河-1A」的迭代,後者曾在2010年成爲中國首臺位居全球500強榜首的超級電腦。

去年11月有更多證據表明中國已突破百億億次級計算的障礙,當時14名中國研究人員獲得了國際電腦協會頒發聲名顯赫的戈登貝爾獎,表彰他們在新的「神威」系統上以百億億次級的計算速度進行了量子電路模擬。這些研究人員在一篇技術論文中報告稱,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此前最快的超級電腦完成這種運算估計需要一萬年,而中國的系統僅需304秒。

分析師表示,他們透露了中國的超級電腦已達到百億億次級的水準,很多人推測中國不希望引來美國的進一步制裁,所以未再參加評選。其他專家則認爲中國新超級電腦的關鍵晶片可能產自臺灣,其實美國的「前沿」使用的關鍵晶片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