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高溫警戒!氣溫飆破38度 北市府發佈今年第5次熱浪通報

今(22)日中央氣象局高溫資訊顯示臺北市爲紅色燈號,臺北市已啓動熱浪預警機制。(摘自中央氣象局網站)

全臺高溫警戒,臺北市因盆地地形及都市熱島效應等因素,7月以來溫度飆升,今(22)日中央氣象局高溫資訊顯示臺北市爲紅色燈號,臺北市已啓動熱浪預警機制,發佈今年第5次熱浪通報,臺北市環保局已發送簡訊至府內10個單位,即刻動員執行各項高溫應變措施,減輕臺北市民受到高溫的負面影響。

臺北市環保局氣候變遷管理科專員范姜仁茂表示,今年從7月初發布首次熱浪通報,至22日已是第5次熱浪通報,爲因應暖化高溫情形及城市的熱島效應,防範熱傷害,北市府自2016年建立熱浪預警機制並納入地區災害防救計劃,以及參照中央氣象局發佈全國一致之高溫資訊,以橙、紅燈作爲熱浪預警標準,整合相關局處啓動高溫因應措施。

范姜仁茂表示,目前已發送簡訊至消防局、衛生局、工務局、社會局等10個單位,請各單位做好應變措施,例如環保局取回收水執行高溫道路灑水工作,公園處進行公園綠地植栽澆灌;勞動局進行戶外工作者的勞動檢查,社會局啓動獨居長者關懷服務, 以照應易受熱危害的高危險羣;衛生局及市場處加強緊急醫療、輔導食品業者及市集、攤販集中場所食品安全等宣導,以降低高溫帶來的潛在危害。

環保局也提醒民衆,當發生高溫情形時,記得隨時補充水分,保持身體涼爽。儘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冷氣溫度宜調整在26-28℃間,可避免進出冷房因室內外溫差過大,亦能兼顧節能減碳。

若需外出應事先做好防曬或遮陽措施,儘量避免進行負荷量較高的戶外活動或劇烈運動;倘身體有不適的狀況出現,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輕微的頭暈、頭痛、耳鳴、眼花、口渴、全身無力及行走不穩等徵狀,可能是熱傷害的徵兆,隨時留意身體狀況,適當休息和補充水分,必要時應迅速就醫,慎防熱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