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電時代剉咧等

(圖/本報系資料照)

蔡英文總統任內發生5次全國大停電,不僅國內企業擔心供電問題,美國商會及歐洲各商會更表達憂心。賴清德26日在政見會中,把2025年之前停掉核三所有機組,歸之於法律問題。事實上,核電延不延役是科學和政治決定,賴的說法凸顯他不願扛責。

臺灣究竟缺不缺電?賴清德在政見會批評前總統馬英九,在交棒給蔡英文時的備轉容量率只剩1.64%,還說,現在不管何時,備轉容量率都達到10至15%,「缺電的時代已經過去」。

這樣的說法似曾相識,2015年8月蔡英文在競選總統時承諾「執政後不會缺電」,甚至在去年3月1日接見八大工商團體,更當場保證到2030年都絕對不缺電,不料此話一出,72小時不到,全臺就發生大停電。

臺灣供電問題就連臺電都不敢掛保證,中央大學管理學院講座教授樑啓源日前在中研院研討會中更推估,因新增機組工程延宕,明年夜間備轉容量率將是負0.6%。亦即核三廠1號、2號機組若在明、後年陸續除役,供電危機將隨時「剉咧等」。

臺灣美國商會之前發表的2023年白皮書,就直指臺灣政府對於海上風電,以及對液化天然氣日益依賴,但令人擔憂的是,臺灣捨棄核能後,相關能源開發進度卻遠遠落後於當初的規畫;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更在股東會中表示,「政府認爲電是夠的,我們也只能相信」透露企業界的無奈。

賴清德說,法律規定臺灣核三第2號機組一定要在2025年除役,顯然不願承認蔡政府在未穩定供電前就終結核電的錯誤政策,又不願爲停掉核電扛責,看來,賴若當選總統,企業界就只能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