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竈致癌!斯坦福研究:在家做一頓飯,等於吸20分鐘汽車尾氣

中華美食博大精深,水煮、爆炒、油炸等等烹飪方式,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國人搬不上餐桌的東西。但你知道嗎?正是這些給人帶來幸福感的烹飪方式,卻隱藏着極大的健康風險,做個飯竟然還可能會致癌,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斯坦福大學驚人研究:燃氣竈會導致白血病?

如今,不少家庭在做飯時都會使用燃氣竈,然而,卻有研究指出燃氣竈是廚房內的“健康刺客”。

2023年6月,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學術期刊《環境科學與技術》上的一項研究指出,用燃氣竈做飯時,會釋放出高濃度的苯,比二手菸煙霧中的苯含量更高。

苯是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機構明確列爲一類致癌物的物質,長期接觸苯會增加淋巴瘤、白血病等癌症風險。即使是短時間的苯暴露,也會抑制血細胞產生,增加白血病、淋巴瘤的發生風險。

研究中關於室內中的苯濃度對比圖

研究人員對87戶住所進行了分析,分別測量這些家庭的煤氣爐、燃氣烤箱、液化石油氣以及電磁爐等在使用時的苯排放量,利用儀器對廚房、臥室的苯濃度進行了8小時的測量,結果有三大發現:

無獨有偶,美國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旗艦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在用燃氣竈做飯時,室內人員可吸入的納米簇氣溶膠量比站在繁忙街道上吸入的汽車尾氣多10~100倍。

做飯時燃氣竈只需要燃燒20分鐘,成年人的呼吸道內就會沉積100億~1萬億個納米簇氣溶膠顆粒,兒童吸入的量會更多。也就是說做一頓飯20分鐘,吸入的氣體比站在馬路吸入的汽車廢氣還要多很多。

不過,看完這兩個研究大家也不必過分擔憂燃氣竈做飯時所帶來的危害,只要做好這3件小事,就能降低危害:

二、一個癌症三個口,遠離4種“吸入式”致癌物

癌症的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生活中經常接觸一些吸入性的致癌物,會導致癌症的發生風險明顯增加。但這些物質很容易被人們所忽略,具體有哪些呢?

1、廚房油煙

有研究發現,女性長期接觸烹飪時產生的有毒煙霧會導致肺癌的發生風險增加2~3倍。無獨有偶,還有研究人員對肺癌患者進行了5年的病因追蹤發現,18%的女性因爲長期被動吸入煙霧、被動吸菸而罹患肺癌。

2、二手菸

二手菸內含有的一些有害物質甚至比一手煙還高,如一氧化碳是一手煙的5倍、尼古丁是一手煙的3倍、苯並芘是一手煙的4倍、亞硝胺是一手煙的50倍。其中,苯並芘和亞硝胺都具有很強的致癌性,長期接觸會顯著增加身體的患癌風險。

3、裝修污染

室內裝修污染也是威脅健康的一大“殺手”,室內空氣內約有500多種揮發性有機物,其中有20餘種致癌物,包括甲醛、苯、氨等。尤其是甲醛,會給兒童健康帶來極大的風險,輕則引起氣喘,重則導致噁心、嘔吐,甚至白血病發生。

4、空氣污染

2014年,柳葉刀的一項研究指出,空氣內的細顆粒物、工業廢氣以及汽車尾氣產生的霧霾,會讓PM2.5沉積於肺部誘發肺部炎症,進而容易演變成肺癌。

三、4種做菜習慣可能會招來癌症禍害,儘早改掉

《柳葉刀》雜誌上發表過一項分析了195個國家、地區因飲食結構造成的死亡率、疾病負擔的論文,文中稱我國因飲食結構導致的心血管疾病、癌症死亡率,位居全球首位。

與飲食習慣相關的,除了食物導致的癌症以外,一些做菜的習慣同樣也會帶來致癌風險,尤其是以下4種做菜習慣,可能很多家庭都有,儘早改正。

1、炒菜不開抽油煙機

上文提到了炒菜時油煙的種種危害,在炒菜的時候打開油煙機可很大程度吸附油煙,減少油煙對身體的刺激性。如果長期不開油煙機的話,會給眼睛、皮膚黏膜以及肺部都帶來較大的刺激,發展到後期可能演變成癌。

2、炸過的油反覆使用

油在反覆經過高溫加熱後會產生反式脂肪酸、有毒的油脂氧化產物,繼續使用的話會導致內裡的致癌物急劇增加。如苯並芘是明確的一類致癌物,經常攝入會增加患癌風險。且發生了氧化的油脂很容易變質,食用也對健康不利。

3、等油冒煙了再放菜

食用油的煙點一般在180℃以下,如果油鍋冒煙的話說明溫度已經達到了200℃以上。這個時候油內的脂溶性維生素、人體必需脂肪酸都會被破壞,下入菜的話不僅會破壞菜的營養成分,還可能讓其變性產生苯並芘、丙烯酰胺等致癌物,威脅健康。

4、炒菜時放太多調料

不少人在做菜的時候喜歡各種調味料都放一遍,雞精、蠔油、鹽、醬油等,殊不知這些調味品的含鹽量都很高,放入過多會導致身體鈉攝入量超標。而鈉攝入過量與多種疾病的發生存在直接關係,包括胃腸道癌症、高血壓以及心血管疾病等。

廚房是烹飪美食的地方,可以讓人獲得很大的幸福感,但在廚房烹飪時一定要避開一些容易帶來健康風險的舉動,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