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縣域文旅熱”成爲旅遊新常態

“五一”小長假期間,一些小而美的縣域景點成爲遊客熱門打卡地。相關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四線及以下城市旅遊預訂訂單增幅明顯高於一二線城市,印證了縣域小衆景點日益受到青睞。  與各大景區和重點旅遊城市繼續上演“人從衆”模式相比,一些縣域景點在“五一”假期顯得更加從容、富有親和力。記者在江西上饒一縣域旅遊景區看到,雖是旅遊旺季,這裡並沒有人滿爲患,遊客既可以享受青山綠水的怡人生態,又可感悟當地文化的深厚底蘊,加上有成熟商業化運營模式的加持,讓遊客流連忘返。  隨着旅遊成爲生活必需,越來越多人不再滿足於“到此一遊”,而是更注重旅遊的體驗感。各大景區和重點旅遊城市年復一年的“人看人”景象,讓我們看到的是國內旅遊消費需求的旺盛,而“縣域文旅熱”的出現則表明大衆旅遊消費日趨理性,愈發追求舒適。  “縣域文旅熱”也是國內旅遊市場日趨成熟的體現。隨着大衆旅遊觀念的多元化,過去旅遊市場單一化、同質化的情況正在改變,多層次、多業態、多樣化的市場格局逐漸形成。  新格局的出現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各地主管部門要在旅遊業的細分領域做好文章,尤其要把眼光放長遠,把握住旅遊者日益追求個性化、小衆化、舒適感的趨勢,乘勢而上,力求讓“小衆旅遊”出圈,升級爲“精品旅遊”。這對各地文旅部門“深耕當地”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提高發現力,對坐擁的優質文旅資源不能視而不見,做到“心動便行動”,敢於放手去幹,多以服務加分、減少行政干預;另一方面,在儘量讓當地“小衆景區”留住天然的樸素美的同時,要防止同質化發展和各自爲戰的僵化思維,而應與地域相鄰、特色相近的縣區聯手,串珠成鏈,做大區域優勢。  旅遊業素有“無煙工業”“綠色經濟”之稱,是各地一直看重的經濟增長點之一。而得益於近年來國內鐵路、公路線路甚至飛機航線的織密,越來越多小縣城的旅遊設施提質升級,爲文旅出圈提供了可能性,也爲各縣區攜手發展帶來了契機。  “縣域文旅熱”的興起,也打開了縣域經濟發展的新窗口。無論是露營旅遊、體育旅遊還是冰雪旅遊、美食旅遊……相信只要各地深耕本地特色,秉持真誠待客之道,不斷豐富旅遊產品供給、創新旅遊業態,一些小而美的景點也一定能“廣結天下緣,喜迎八方客”。

編輯: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