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紅燈預警 北市夏季勞檢234案1件違規

勞動檢查處主任秘書康水順表示,今年重大職災有8件,都跟營造業墜落有關,後續勞檢重點會擺在營造業工地防治上。(勞動局提供/張芷瑜臺北傳真)

每年夏季是職業災害發生的高峰期,北市6月分接連發生三起墜落死亡職業災害,其中一件屬於高溫戶外工作造成墜落死亡職災。勞動檢查處主任秘書康水順表示,今日罕見出現熱浪紅燈通報,會加強勞檢力度,截至今年熱危害預防勞動檢查有234案,通知1案改善。

康水順說明,環保局熱浪預警通報,去年有四天,今年截至目前已有六天,都爲橙燈,定義爲最高氣溫達36度以上,且持續3天以上,今日罕見出現紅燈通報,也就是最高溫度達38度以上持續三天,顯見天氣炎熱不容忽視。

康水順表示,6月發生勞工在三樓外牆施工摔落案件,當日天氣炎熱,勞工先跟同事反應身體不舒服,並休息十分鐘後再上工,但走沒幾步就昏倒並滾落施工架,釀成意外,勞檢後施工架合乎規定,檢察官調查報告則少見註明「高溫戶外作業」,通盤判斷跟熱危害有關。

勞動場地意外原因多,是否爲熱傷害認定不容易,規範在非重大職災內熱疾病通報,10年內則僅有8件,康水順表示,今年夏季熱危害預防勞動檢查有234案,通知1案改善,此外,今年重大職災有8件,都跟營造業墜落有關,所以後續勞檢重點會擺在營造業工地防治上。

康水順提醒,在炎熱天氣下,應把握「降溫、飲水、休息」這三要訣,工地可適度用風扇、遮陽網降溫,並補充適當飲用水,也建議避開一天最熱時刻,中午12時到下午3時,調整勞工工作時間,避免增加熱傷害機率。

勞檢處表示,會持續加強檢查,督促事業單位配合季節變化,提供陰涼的休息場所、適當飲料或食鹽水、留意勞工作業前及作業中的健康狀況、實施勞工熱疾病預防相關教育宣導、建立緊急醫療、通報及應變處理機制等危害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