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交流道路口1年50起車禍 交通局調整號誌改善

立委林俊憲與市議員郭鴻儀7日上午會勘仁德中山路、文德路口,要求相關單位儘速提出改善作爲。(曹婷婷攝)

仁德交流道下行東往西車道常與直行機車形成交叉,1年發生50多起車禍。(曹婷婷攝)

仁德交流道下往臺南市區中山路、文德路口,近2年來平均每年發生50起車禍,肇因從交流道下行車輛與中山路直行機車車流嚴重交織,形成衝突點,立委林俊憲與市議員郭鴻儀、周嘉韋7日上午會勘,要求儘速改善;交通局表示,今天就能完成調整號誌、延長綠燈早開秒數,減少直行機車與下匝道車流的衝突。

林俊憲表示,該處路口2023年有51件車禍、2022年有55件車禍,平均每個月都有好幾起車禍,是臺南市相當危險的路段,而仁德交流道進入市區的車輛也多,形同城市的大門,一定要儘快改善。

他也提到,仁德交流道過去下行也因無迴轉車道,時常從平面塞到高架,後來賴清德時任臺南市長任內新闢大灣交流道,分流約一半車流量,現在中山路、文德路仍因匝道下車流與直行機車同時間綠燈,猶如「死亡交叉」,這也要儘快改善,繼續把仁德交流道周邊交通做得更好。

郭鴻儀表示,該處路口十分危險外,當地也沒有行人標線,行人沒有安全的地方可走,另外,他也提到,匝道旁的文德路旁沿線高速公路用地都未徵收,高速公路局應該趕快徵收,以利拓寬腹地。

交通局指出,針對目前仁德區中山路、文德路口易肇事現況,研議調整中山路東往西方向號誌時制,延長綠燈早開秒數5至8秒,減少與下匝道車流匯流造成衝突、事故,但也會視高速公路車流酌予調整。

此外,交通局也說,後續也重新評估中山路車道現行配置,研議將外側車道(東往西方向)調整爲下交流道車輛匯入使用,減少與直行機車衝突點,並評估於仁德交流道增設行人穿越道線。長期則將請高公局檢視所轄道路用地範圍,評估用地取得,以利後續匝道交通改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