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側寫-在地蟄伏7年 鄭運鵬三步並作一步跑

從擡轎者變成候選人,鄭運鵬第一句話就是:「我要讓選舉變得歡樂!」他轉換身份後,果真扭轉過去選舉一貫以來的政治口水戰模式,快速提出勞工、新創、客家、原民、寵物、企業招商、觀光、藝文與農業等政策,針對桃園13區提出應地制宜的政見,甚至舉辦火舞團表演,邀請市民闔家來欣賞,讓桃園充滿歡樂的笑聲。

過去曾長期擔任幕僚,鄭運鵬說,7年前當選立委之後,便開始分析桃園的未來,當時桃園市長鄭文燦已展現前瞻格局,「我當時也是最年輕的立委,要承擔世代培養的責任」。他坦言,過去確實想過可能會參選、也可能是輔選,但隨着職務改變、責任也改變,當初他認爲若可以推舉一個大家認同的人來整合,「我也絕對支持」。但當局勢變成需要他出來承擔參選責任時,鄭運鵬也沒有逃避,一肩扛下團隊與任務。

鄭運鵬說,身爲一個帶隊的人,「我沒有緊張過,一直都很正向」,而且從第一天、第一句話開始,沒有變過任何一句話。在短時間內推出各種政策,像是市立兒童醫院、兒童樂園、捷運延伸、移工等政見,都是在他的準備期想過的政見,對在地的熟悉度與準備也讓他想得更遠、做得更快,希望能在兩任市長鄭文燦打下的基礎下,接棒桃園「建設大、照顧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