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終究都會死,爲什麼還要活着?這是我所聽過最好的答案

撰文 / 第一心理主筆團

編輯 / 湯米

每個人都必須應對生活的挑戰,但動力源泉卻因人而異。

年輕的孩子們通常對生活的真正含義尚無所知,他們的世界主要圍繞學業和快樂;

而已經經歷過許多的中年人則不得不面對生活的各種不得已,往往生活不盡如人意;

對於年長者來說,他們經歷過人生的種種變遷,此時更多的是追求晚年生活的平靜與享受。

因此,實際上許多人的生活是目的性很強的,很難找到純粹爲自己而活的人。

在心理學領域,這種現象被稱作“代價性歸屬”。

這個概念解釋了個體爲了獲得社會或他人的認同,而犧牲自身內心的需求和價值觀。

當個體與外部世界產生衝突時,他會將自己的內心需求邊緣化,並將注意力集中到符合外界期望的事務上。

蘇格拉底,古希臘的哲學家,曾指出,

人之所以區別於其他生物,便是因爲我們具有思考的能力。

對許多人來說,生活本身是充滿挑戰的,他們常抱怨生活的艱難和感到無助。

而對另一些人來說,生活卻是豐富多彩,充滿樂趣。如果我們探索人生的最大意義,那無疑是“證明我曾存在過”。

一、人生的意義與孤獨

根據存在主義的觀點,

存在主義心理學強調,理性是人類存在價值的基石。

如果一個人的一生僅僅是爲了生存而生存,那他的生命和普通動物無異,這是一種悲哀的人生。

真正有意義的生命,是在於他能留下自己存在的痕跡。

從這一學派看來,人的一生的終極目標是自我實現,通過發揮個體的獨特性,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影響他人,甚至改變他人的生活。

心理學家歐文·亞隆曾提出,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幾個核心命題:

孤獨,是一種深刻的內心體驗。

亞隆認爲,即便在我們建立了親密關係後,仍可能感受到孤單和落寞。

這是因爲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的生命體驗和內心感受很難被完全分享或理解。

此外,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許多個人問題和挑戰,這些都需要我們自己去面對和解決,從而增加了我們的孤獨感。

有人可能會認爲,由於我們的一生中總有許多人陪伴,所以我們並不孤單。

然而,當孤獨感襲來時,我們會發現自己的內心實際上依然是孤單一人,這種時候,沒有人能幫我們承受這份孤獨。

因此,應對這種情緒的任務應由我們自己承擔。

即便一個人的生命終結,他所產生的影響可能依舊存在,繼續發揮作用。

例如,2017年底發佈的感人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這部電影基於拉丁美洲的“亡靈節”背景,講述了一個極具感染力的故事。

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人的價值不僅在於其生存,更在於周圍人對他的記憶與懷念。

當你生命的篇章終將結束,而記住你的人也逐漸忘記你時,你的生命才真正達到了終結。

這正如中國古語所言:“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爲了避免痛苦,哲學家叔本華提出,

他認爲,當這些慾望未能得到滿足時,人便會感到痛苦。

雖然叔本華的看法可能略顯極端,但痛苦的存在是不可否認的。

那麼,我們如何避免生活中的這種痛苦呢?

二、追尋自我價值

追求和實現自我價值是許多心理學家認爲的人生中“最高級”的任務,像是提出需求層次理論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所強調的。

因此,對我們而言,尋找和實現個人的生命價值彷彿攀登高山,經歷痛苦後獲得的喜悅感是無與倫比的。

當我們處於生命的尾聲,回顧一生時,我們會思考的不僅是日常的小事,而是自己留給周圍人、家族乃至整個人類的寶貴財富。

根據馬斯洛的理論,在追求生命的終極價值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滿足基本的生理需求。

每個人對快樂的定義都不盡相同,有人覺得財富衆多是快樂,有人認爲創作出一件藝術品是快樂,還有人覺得寫出一篇好文章是快樂。

對快樂的定義因人而異。

然而,定義快樂並不是最關鍵的,更重要的是在追求快樂的過程中我們的心情和感受。

只要我們體驗到了那種快感,那麼就可以說我們實現了生命的意義。

因此,我們不必將所謂的人生價值定義得過於死板,也不必固守某種特定的生活方式,重要的是個人的感受和體驗。

正如保爾·柯察金所說:

“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每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爲碌碌無爲而悔恨,也不會因爲虛度年華而羞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