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西當選埃及總統毫無懸念

(圖/路透)

10月7日哈瑪斯發動對以色列的恐怖攻擊之後,埃及總統塞西逮到了拋頭露面的機會,他召集相關國家的要員研商對策、反對迦薩地區的難民遷居西奈半島,迦薩地區暫時由聯合國或國際部隊進駐維和、建議戰後巴勒斯坦國非軍事化等,讓他再度受到國際的矚目。就在戰爭爆發前5天,塞西總統正式宣佈參選總統。

埃及總統大選將於12月10至12日舉行,18日宣佈選舉結果。現任總統塞西會一如前兩次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除了塞西之外,另外3名候選人是社會民主黨的查荷蘭,自由黨的亞馬馬及共和人民黨的奧馬爾。 根據埃及憲法規定,候選人必須獲得至少15個省的25000名公民連署,或得到20名國會議員的推薦。這3位候選人雖然跨過了門檻,但就目前的情勢看來,絕無當選的可能,只是陪襯的性質、作僞民主的門面。

塞西之所以能輕易當選,因爲他全盤掌握了埃及的政治、經濟、財政及軍事大權。國際人權組織指出,稍微有一點政治影響力的人物或被以莫須有罪名關押、或受審中、或受阻無法完成連署。通過選舉委員會審查的3位候選人其實都是在塞西的羽翼之下存活,根本不構成任何威脅。

現任總統塞西已經當權10年。在2011年中東地區爆發阿拉伯之春民主運動之後,在位30年的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被迫下臺,慕爾西當選首位民選總統埃及總統,但1年之後就被國防部長塞西帶頭的軍人發動政變推翻,塞西2014年、2018年兩度當選總統,2019年修改憲法,將總統任期由4年延長爲6年,他沒有超過憲法規定的兩任12年限制,還可以參選一次。事實上,他牢牢掌握政、軍、經大權至今,不出有放手的跡象。

選舉的背後,埃及內政面臨的挑戰犖犖大者如下:一、外匯短缺,俄烏戰爭之後大量美元逃離埃及市場,美元流動性和國際儲備捉襟見肘,進口受到嚴重衝擊。埃及鎊兌美元貶值幅度超過55%。

二、通貨膨脹嚴重。埃及國家統計局指出,俄烏戰爭以來通貨膨脹嚴重,2023年到達了40 %,是近5年來最高的水平,因此日常生活的食品飲料價格隨之高漲,漲幅高達72%。

三、外債問題沉重。埃及政府現在的外債高達1650億美元,佔GDP的40%,政府財政收入的56%必須用來還債。

四、長期經濟預測不樂觀,貧困人口大幅增加。世界銀行估計30%埃及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下,另30%也面臨不確定的生計。

五、軍方勢力龐大,滲透在埃及政經的每一個層面,貪腐情況嚴重。養了44萬大軍,所費不貲。外匯不足卻不斷向英、法、美、義大利,甚至韓國購買大量的武器裝備,根據瑞典和平研究所的估計,10年來大概花費了440億美元。

六、遷都。塞西總統的形象工程--遷都,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新的首都位於開羅以東50公里沙漠地帶,佔地714平方公里,估計耗費590億元美金,其中包括一座高385公尺的標誌塔。遷都的經費產生排擠效應,根本再無餘錢解決埃及貧民窟遍佈、犯罪率飆高、貧富差距擴大、失業率居高不下、公共衛生不足、飲水安全堪慮、教育資源缺乏等問題。塞西總統掌權10年以來, 埃及面臨的問題沒有改善,只有惡化。在一般民主國家當權者面對這麼多的問題與民怨,想要再度勝選,恐怕十分困難,但在埃及卻不是什麼大問題。

塞西總統當選後將會執政到2030年;屆時會否又修憲開綠燈,讓他第四度參選,也不無可能吧!(作者爲前駐以色列特任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