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助益 人民幣投資年代倒數計時中

▲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即將上路,在高債息、高利差、高寬鬆貨幣政策空間下,人民幣投資時代倒數計時中。(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蔡怡杼臺北報導

中國人民銀行上週公佈中國銀行臺北分行爲人民幣清算銀行,同時,金管會也釋出善意,迴應將盡快開放人民幣相關業務,可以想見人民幣存、匯業務將會是開放的第一波,而第二波之後,包括以人民幣計價基金及人民幣計價的衍生性金融商品等,臺灣投資人將有愈來愈多的選擇。

施羅德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正和針對近期中國的變化與人民幣的投資提出下列看法。

首先,「習李時代」的來臨,將打破中國硬着陸疑慮,李正和預期隨着中國習李時代的來臨,中國經濟以及領導班底將有全新的氣象,從中國PMI觸底反彈、出口狀況漸入佳境以及通膨壓力和緩等顯示,市場對於中國經濟硬着陸的疑慮幾乎已煙消雲散。

其次,習近平對內政外交事務的嫺熟,可望提高中國在全球經濟與政治影響力,施羅德預期中國新領導班底可望帶領中國進入後胡溫時代的新階段,藉由習近平對內政與外交事務的嫺熟經驗,中國可望在全球扮演更重要的政治與區域領導角色

展望2013年,李正和認爲中國債券市場仍具有以下「三高利基」,不但可望讓中國債市維持今年相對突出的績效,也是2013年投資人在債券投資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第一、高債息利基。中國美元計價債券與離岸人民幣債券皆相較於同評等債券有較高收益,相較於美國高收益與投資等級債券殖利率已在歷史低檔的狀況,中國債券具有相當好的高債息利基。

第二、高利差利基。截至11月初,中國債券市場殖利率與美國5年期政府債券的利差仍超過400個基本點,相對於美國高收益與投資等級債券目前利差皆已位於歷史低檔水準,中國債券市場利差離歷史低檔仍有相當大的空間可以期待,亦即潛在的債券資本利得仍具相當想像空間。

第三、高寬鬆貨幣政策空間。中國通貨膨脹壓力大幅下滑,使中國政府更有餘裕進行貨幣及財政寬鬆政策,對債券市場是一大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