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接過公投、臺電又送大林電廠 環團:有被背叛的感覺

臺電今年再送「大林發電廠燃氣機組」改建計劃,今天闖關環評專案小組初審。(報系資料照)

蔡政府去年宣稱爲了不要南電北送等原因,呼籲民衆在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公投投下不同意票,未料臺電今年再送「大林發電廠燃氣機組」改建計劃,今天闖關環評專案小組初審,環團坦言,去年三接公投高雄市民投下60萬張反對票,就是希望改善高雄長期承受發電外部成本的不公平,臺電又送出大林電廠燃氣機組開發,「有被背叛感覺」,環委最後要求臺電應補充改建計劃溫室氣體排放量具體減量規劃後補正再審。

開發單位表示,由於南部因爲多個計劃、科學園區、高雄捷運等開發,加上190萬瓩的核三廠除役後,減少年發電量約150億度、約佔南部地區20%發電量,加上配合再生能源,爲穩定供電,因此將利用原有的3號及4號拆除後空地及剩餘空間,規劃140萬瓩的2部燃氣復循環機組,預估2027年6月完成。

開發單位提及,新增的燃氣機每年排碳約297.51公噸,而大六機配合減少發電負載、估計溫室氣體減排167.87公噸,估計淨排放增量每年約129.64公噸。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說,去年513大停電後政府宣稱區域供電的穩定性、並不斷以拒絕南電北送等呼籲民衆在三接公投投下不同意票,而高雄則有60萬張反對票,但今年年初臺電就提出大林電廠的燃氣機組開發案,更提出要蓋八接,「有被背叛的感覺」,臺電也應說明區域平衡、淨零碳等目標。

地球公民基金會環污與能源倡議專員鄧宇佑也說,增加用電所需最主要是楠梓園區及橋頭園區如果扣除再生能源,加上高雄原有用電量,那到2030年時仍超發13%,「高雄還要長期忍受南電北送不正義嗎?」。

環評委員朱信表示,新的燃氣機組商轉後,大六機組並沒有要除役,計劃新增的淨排碳量達130萬公噸,與2050淨零碳排目標衝突,臺電應在燃氣機組工後,考慮大六提前除役的可能性;臺電迴應,大六預計在2034年除役,而大林電廠新建燃氣機組預計2027年運轉,會考慮大六提前除役。

由於仍有數據待補正、疑慮未清一事,環評大會專案小組決議補正再審,並要求補充本更新改建計劃溫室氣體排放量具體減量規劃、補充說明興建前後大林發電廠全廠區總懸浮微粒(TSP)、硫氧化物(SOx)排放濃度及總量變化,以及環境中臭氧濃度變化情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