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住宅區驚見鱷魚 牠竟然是幫兇!

動保人員捕獲脫逃的眼鏡凱門鱷。(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動保處安置脫逃的眼鏡凱門鱷。(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新北市三峽區建安路上月20日下午民衆在防火巷內驚見1隻身長約1公尺鱷魚,附近住戶七手八腳用籃子倒扣困住鱷魚,隨後通報新北市動保處,將鱷魚帶回安置。隔天飼主至動保處領回鱷魚,表示因連日大雨導致庭院飼養鱷魚的水池水位上升,同池飼養的烏龜又在柵欄邊挖洞,才讓鱷魚有機會脫逃。動保處將依《動保法》對飼主開罰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

動保處表示,這次脫逃的鱷魚爲眼鏡凱門鱷,含尾部身長約1公尺。眼鏡凱門鱷原產地爲中南美洲,體型最大可長至兩公尺,爲偏向水棲的鱷魚,飼養環境需有充足的水域環境,水必須能完全淹沒鱷魚,且須提共足量的紫外線供鱷魚吸收。該種鱷魚因眼睛前端有似眼鏡架的橫骨,而得名「眼鏡」。眼鏡凱門鱷爲臺灣能合法飼養的鱷魚,但因鱷魚成體體型巨大,所需之飼養空間也須隨之調整,建議民衆於飼養動物前務必考量自身所能提供的環境和飼養能力。

據瞭解,日前三峽山區受午後熱對流影響,連日大雨,飼主住處鄰近山區,故造成飼養池水位上漲。飼主林先生表示,因喜愛兩棲爬蟲類動物,於半年前開始飼養鱷魚,因前幾日的大雨,水池的水位溢出,烏龜又在柵欄處挖洞,才造成鱷魚脫逃,隔天發現飼養的鱷魚脫逃,所以向鄰居詢問,鄰居告知鱷魚已由動保處帶回,日後會再加強防逃措施,避免鱷魚出走。

動保處表示,本案飼主違反《動保法》第20條第1項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衆得出入之場所,應由7歲以上之人伴同,將依開罰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並須參與動物保護講習3小時。呼籲飼主應善盡管領寵物責任,避免其竄逃進入公共場所,影響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