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自貿片區飛機租賃迎“開門紅” 今年已有4架落地

不僅有首次以“跨境航空資產交易+國內保稅租賃”業務模式引進的租賃飛機,也有2024年交付的第一單國產飛機——今年以來的短短半個多月,廈門自貿片區飛機租賃業務勃發,已有4架租賃飛機順利落地。

今年首架租賃飛機——波音737-800租賃飛機近日落地廈門自貿片區。這是由廈門鷺升飛機租賃公司向境外Sprite Aviation No.5 DAC購買引進的,飛機在公海完成資產交割後,於1月11日直接交付給廈門航空公司運營。

這筆業務是廈門自貿片區內首次以“跨境航空資產交易+國內保稅租賃”業務模式引進的租賃飛機。爲了確保業務順利落地,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提前半年開始謀劃佈局,與廈門海關等監管部門多次碰頭協調,論證業務監管及操作流程。

今年以來落地的還有浦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爲成都航空引進的3架ARJ21租賃飛機。1月16日,隨着這3架ARJ21飛機“上新”,成都航空的機隊規模達到了28架,爲成都航空開通吐魯番伊寧喀什等9條新疆地區航線提供有力保障。

據瞭解,這3架ARJ21飛機不僅是2024年國產飛機交付的首單,還是國產ARJ21自交付以來向同一航司單次最大交付架數。藉助廈門自貿片區優越的營商環境及國產民機產業政策紅利,浦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累計在區內交付的國產租賃飛機達9架,廈門自貿片區的國產飛機機隊規模也達到了12架,爲片區進一步完善航空租賃產業鏈佈局奠定基礎。

新年伊始,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守正創新、快字爲先、早謀快動、善作善爲等工作要領,抓住航空業復甦的有利時機,提前謀劃佈局。就在1月12日,第六屆航空公司飛機租賃論壇順利召開,來自航空公司、金融機構、相關政府部門等300多人出席,論壇搭建產融對接平臺,助力廈門飛機資產管理全產業鏈發展。

目前,廈門自貿片區已成爲全國第四大飛機融資租賃和第一大二手飛機融資租賃聚集區。截至目前,片區累計引進租賃飛機174架、輪船及集成電路等其他設備,總資產規模超1000億元,形成保稅租賃進口額約6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約450億元,貢獻稅收超過40億元,有效助力廈門“4+4+6”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周瑩 高安妮 黃玉賓)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