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 問題是:曬多久纔夠又不曬傷?

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 問題是:曬多久纔夠又不會曬傷呢?(示意圖/Shutterstock)

現代人怕曬太陽,把紫外線視爲頭號敵人,不少愛美女性則怕曬黑,更有不少人擔心過度曝曬會造成皮膚癌。但其實曬太陽的好處多多!擁抱陽光不僅能增加免疫力、抗憂鬱,同時也能增加身體所需的維生素D,然而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中,到底什麼時候最適合曬太陽,如何才能曬得剛剛好呢?

臺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陳志強表示,一年四季並無哪個季節最適合陽光曝曬,因每個國家所處緯度氣溫不同,像是住在赤道中東沙漠地區的人,不見得都會陽光曝曬過度;居住在高緯度地區、冬季幾乎沒有陽光的人,國外研究發現,這些人的體內維生素D濃度也正常,因此,很難說有一個全世界通用的標準日照指引。

人體內維生素D的累積原理,就像北極熊需要冬眠一樣,但後者食物攝取多在夏季完成,先天身體構造因素可讓體內食物被儲存下來,甚至還能撐過一整個寒冷冬季,不會挨餓受凍死亡。

雖然低緯度臺灣地處於亞熱帶,陽光很充足,但陳志強說,上午10時到下午4時的紫外線最強烈,不適合曝曬,應該要避開這段期間。若無法每天進行全身日光浴,其實每天讓四肢曝曬10-15分鐘,就已足夠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也不鼓勵額外再多曬太多,以免造成健康的危害

大體而言,曬太陽並無特別禁忌,任何人都能適度曝曬紫外線,除非本身患有皮膚癌的人,就最好別暴露在紫外線下。

若想曬太陽又怕曬傷,陳志強建議民衆門前可做物理性及化學性防曬,其他包括戴帽子、撐傘、穿着輕薄透氣衣物,必要時可配戴太陽眼鏡,不僅能避免陽光直接火吻肌膚,同時還能保護眼睛,減少紫外線誘發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產生。(編輯樑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