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復工封鎖持續 外商仍面臨物流噩夢和人工緊缺

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已於21日恢復生產,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確實失去了很多重要的生產時間。此外,德國大衆汽車和蘋果iPhone生產商和碩的上海工廠仍然處於關閉狀態。(圖/中新社)

即便上海已宣佈600多家企業復工復產,但是歐美企業商會仍表示,上海爲防疫的許多封鎖措施並未解除,造成復工的歐美企業面臨一場「物流噩夢」,勞動力也僅恢復了30%,人力短缺問題嚴重。歐洲商會與美國商會估計,這些問題可能還要持續幾個星期。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上海分會會長許倍帝(Bettina Schoen-Behanzin)表示,有些公司讓他們的員工持續留在上海,以便重啓營運。儘管如此,「許多公司仍然面臨着勞動力短缺和物流困難的挑戰」。

許倍帝在一份聲明中稱,「我們估計,由於持續的封鎖,企業只有不到30%的勞動力有資格去工作,所以在政策和現實執行之間存在巨大差距。」她對媒體表示,大家的共識是,這種物流方面的噩夢將持續到5月中旬。

報導說,代表英國和美國公司的商業團體也對上海和其他中國城市封鎖的影響表示擔憂。上海美國商會表示,政府官員們仍在協調工人和貨物在不同省份之間的流動。該協會會長鄭藝(Eric Zheng)說,協調的效率將決定運輸和物流瓶頸得到緩解的速度,但有一些積壓的貨物可能需要幾天到幾周的時間來解決。

經濟學人智庫(EIU)經濟分析師徐天辰指出,過去兩年中國能夠迅速控制地區性疫情,保持住全產業鏈和物流網絡未被中斷,出口實現強勁增長。上海是這種模式的一個重要樞紐,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擁有許多先進的製造能力,並與長三角其它省市有着密切的供應鏈聯繫,而長三角地區擁有中國最大的製造業集羣。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教授宋錚最近與幾位學者進行聯合研究顯示,如果對北京或上海這樣的一個特大城市實施封城兩週,對當月全中國GDP的影響大致在2個百分點左右(估計約爲1900億元人民幣),其中約有7%是來自於當地封城對其他城市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

報導說,大陸的英國商會對200多家公司調查顯示,超過2/3的公司表示,由於當地防疫措施限制,預計今年的收入會減少。其中接近一半受調查者說,這些限制影響了他們吸引和保留外國人才的能力。

上海自3月底開始封城後,最近纔開始讓企業恢復運作,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近期已開始生產。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確實失去了很多重要的生產時間。不過,德國大衆汽車和蘋果iPhone生產商和碩的上海工廠仍然處於關閉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