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項調查顯示:近六成市民常遭遇“遊煙”,逾九成市民“反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在第37個“世界無煙日”來臨之際,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上海市控制吸菸協會聯合開展了上海市民室外二手菸(遊煙)相關情況調查,共有10213位市民參與。

“遊煙”即移動的二手菸霧。二手菸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巨大,吸入二手菸會導致成人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生殖與發育異常等多種疾病發生。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市民經常遭遇“遊煙”,逾九成市民對“遊煙”表示反感,超七成市民表示不能接受“遊煙”,多數市民認爲“遊煙”會造成安全隱患、影響他人健康,並傾向於通過立法管控、加強宣傳倡導和規範設置室外吸菸點等措施來改善“遊煙”情況,拒絕“遊煙”已成爲廣大上海市民的普遍共識。

上海在建設健康城市的過程中,在控煙領域已取得一定成效,自2010年控煙立法以來,成人吸菸率已下降至19.4%,法定禁菸場所違規吸菸發生率下降至12.4%。不過也存在不足,成人二手菸暴露率雖有所下降,但仍達41.6%。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於2016年修訂了《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實現室內全面禁菸。隨着室內控煙狀況不斷向好,相對而言,吸菸者在室外“隨處吸菸”“抽遊煙”現象造成的非吸菸者二手菸暴露情況則顯得更爲突出。2023年,上海推出“控煙行動三部曲”——室內全面禁菸、室外不吸“遊煙”、吸菸請看標識,在做好室內禁菸的基礎上,進一步宣傳倡導室外控煙。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市民在室外遭遇“遊煙”的現象較爲普遍。其中,遭遇“遊煙”最多的前五位場所分別爲室外排隊等候區域(如景區、飯店、飲品店等)、人行道及路口紅綠燈等候區域、室外遊樂場、公交車站、商場及商務樓出入口等。值得關注的是,有近三成的市民在學校門口(如接送學生時)遭遇過“遊煙”。

從遭遇“遊煙”的頻率情況來看,以每週3天及以上的頻率爲“經常遭遇遊煙”的情況,有近六成市民經常遭遇“遊煙”。當被問及遭遇“遊煙”的常見行爲時,遭遇“邊走邊吸菸”“不避開人羣吸菸”“邊騎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邊吸菸”“亂扔菸頭或亂彈菸灰”行爲的人數比例均超過半數,可見“遊煙”影響了市民的出行體驗和生活質量,對公共環境和市民健康造成了負面影響。

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上海市控制吸菸協會向廣大市民呼籲:不吸“遊煙”,勿做行走的污染源。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