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研良語-服務業發展ESG劍及履及

但目前我國服務業對ESG重視程度,從臺灣企業主投入學習內容,以ESG排名第一,但在服務業卻仍只將ESG學習排在第三,就可知道服務業導入ESG需加把勁!

行政院訂定臺灣2050年淨零轉型政策,包含四大策略與兩大基礎。四大策略分別是能源、產業、生活與社會轉型,兩大基礎是科技研發與氣候法制。服務業與產業、生活轉型息息相關,其中尤以生活轉型中的住商生活形態(行爲改變)更是以服務業爲中心。經濟部推動ESG政策是邁向淨零2×2轉型架構,包括低碳到零碳,能源與產業並進,並由領航企業以大帶小,帶領供應鏈一起減碳。服務業導入ESG策略仍宜由大企業領頭以大帶小,帶着供應鏈一起減碳。

根據文獻探討,服務業導入ESG的好處,共有六項,包含:1.降低氣候變遷帶來的營運風險;2.因應國際供應鏈以全球競爭;3.在金融市場較易取得營運資金;4.創造利害關係人長期價值;5.員工生產力提升;6.服務品質提升。這些都對服務業有具體幫助。

服務業導入ESG相較於製造業簡單。在E的部分,有三個部分,第一步是組織盤查,包含:能源管理、組織碳盤查及環境管理;第二步是服務盤查,包含:PCR(產品類別規則)、服務碳足跡、碳足跡標籤與減碳標籤;第三步是碳中和,包含:碳補償(植樹)、零碳排(再生能源)、碳交易(綠碳、藍碳)、供應鏈管理。企業需界定計算範疇,範疇一爲直接排放、範疇二爲間接排放、範疇三爲上下游活動,並根據碳盤查計算器、盤查表單、排放係數管理表等具體計算。

S的部分則包含GRI規範的12項指標,包含:1.勞僱關係,2.勞資關係,3.職業安全衛生,4.訓練教育,5.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6.當地地區關懷,7.供應商社會評估,8.公共政策,9.顧客健康與安全,10.行銷與標示,11.客戶隱私,12.社會經濟法規遵循。

G的部分以公司治理3.0爲主,包含:1.強化董事會職能,提升企業永續價值,2.提高資訊透明度,促進永續經營,3.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營造好互動,4.接軌國際規範,引導盡職治理,5.深化永續治理文化,提供多元化商品等五大指標。

以服務業而言,取得碳足跡標籤與減碳標籤,具有十足意義。在服務門市貼上此兩項,除宣示減碳決心,亦可提升品牌與公司形象。此外,讓消費者在購物時即考量減緩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問題,優先選購減碳標籤產品與服務,對供需雙方均有益處。此申請資格,條件爲5年碳足跡須減量3%以上。

以信義房屋爲例,碳管理如同體態管理,分成三個步驟,第一步秤體重:包含組織碳盤查及服務碳足跡;第二步少吃多動:包含自主減量、零碳能源、碳補捉、碳權;第三步是打卡上傳永續報告書。

在永續報告書的撰寫方面,分成六大項目:包含多元溝通交流、環境永續經營、社會共榮共好、員工健康關懷、企業價值創造、穩健經營治理。完成永續報告書以後,爲求獲得國際通行無阻,可取得國外第三方查證單位,認證通過。隨後,可登錄於環保署「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臺」。

服務業可根據上述所談內容,架構自己ESG方案。包含企業主瞭解主架構及案例,再派內部人員去培訓,並取得國際證照,並依信義房屋體態管理三步驟進行(若無力自行完成,可找專業單位輔導),之後完成永續報告書與第三方國際認證,就完整的達成服務業ESG要求,未來幾十年在國際間可通行無阻。

總之,服務業ESG較簡易可行,並可帶來提升服務價值、提高員工生產力、創造長期價值、接軌國際供應鏈、降低營運風險、較易取得資金的好處。而品牌價值與形象的提升更是企業無形資產的增加,服務業企業主宜儘速劍及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