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這紙公文 正毀掉食安基本防線

文/吳美慧菜刀若沒有正確的使用,做出來的料理,消費者吃了可能會肚子食物中毒。 (攝影者許世穎)

一紙公文值4千萬元?行之逾20年的中、西餐廚師考照前,要接受至少8小時的衛生講習課程規定,因爲行政院勞委會一紙命令,從今年起走入歷史。政府這項「美意」,讓每年約5.6萬餘位參加考照人員,省下共約4千萬元的講習費用,卻使已經相對寬鬆的食品安全法規彈性更大。

一道洗手程序專家教學,跟課本差很多

衛生講習課課程內容包括膳食營養中餐烹調技能檢定衛生操作須知餐飲衛生法規與食品中毒概論四項。上課的講師大多是廚師、營養師或食品稽查員,他們以多年的寶貴經驗,傳授學員書本沒寫、考試不見得會考,但卻可幫外食族把關食安秘訣

以最簡單的洗手來說,書本教的是,洗手要在流動的自來水下充分洗滌,必要時應以洗潔劑或消毒藥水洗滌;專家教的是,洗手要經過11道程序洗手,雙手要揉擦20秒,而且清洗的部分包括前臂手腕手掌手背手指手指甲底下。纔不會因爲細菌藏匿,污染食物。

而看不見、卻可能要人命的細菌,更要小心應對。書本上教的是,攝氏16到49度間是最易產生細菌的溫度;專家教的是,4度到60度細菌最易滋生,而且食物煮好後最好2小時內食用完畢。此外殘留的農藥、食品添加物,都有可能導致食物中毒,這就能幫消費者在食物入口前,多一道常識來把關,減少拉肚子機會

也就是說,書本上教的和廚師的實戰經驗存在不小的差距,而實戰的嚴格度是接受過市場的千錘百煉萃取出來的,如今,讓即將擔任廚師的人失去提早建立實戰經驗的機會,對食品衛生把關也是一大損失

對於取消考照前要舉辦衛生講習課程,勞委會的說法是「很多人說這項政策是擾民又有圖利主辦單位之嫌,所以順應民意取消。」「幫民衆把關,要廚師多上一些有利於消費大衆的課程,怎麼可以叫擾民呢?」一位不願具名的大學食品營養科講師氣憤的說着。「衛生講習課程很重要,這是基本功,以往要先上衛生講習後,纔有資格進入公司工作,」人稱阿基師」的福容大飯店事業處行政總主廚鄭衍基說。

對消費者來說,廚師考照前要不要上衛生講習,不特別關心,但廚師若因少上了這堂課,讓外食族吃壞肚子的機率增加,消費者可就要斤斤計較了。

【 更多報導

電話響一聲就掛掉...千萬別回撥的原因!

小資月薪25K,6年滾出逾400萬!

在職場上,爲什麼平均80分的員工,會輸給50分的員工?

爸媽們!千萬別用「乖」來教育你的女兒

再忙都不該久坐!坐着8小時,身體產生13個致命變化

精彩報導,詳見《商業週刊》。※ 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