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直播達人唐立淇 自曝「吸眼球」秘訣

▲1支手機平板星座專家自己開節目。(圖/商業週刊攝影楊文財)

文/吳中

兩盞燈、一支手機與一臺平板,加上3個人,在一個不到10坪大的居家空間,如何締造出同時上線人數2萬6千人、總觀看人次破百萬,換算成收視率,勝過臺灣半數以上有線電視頻道的成績?

這是星座專家唐立淇臉書直播上所施展魔法

自去年底跨入直播領域以來,當紅歌手盧廣仲田馥甄主動要求上她的直播,與她一起吃飯、聊星座;各種跨界邀約一直來。

雖然直播才正開始百花齊放,但中國影音直播平臺「美拍」臺灣代理商玩美行動總經理柯美慧觀察,經過半年以上試驗期使用者已開始會辨別直播內容的好壞。

在這個新的傳播生態中,無論想增加影響力或爲事業帶來營收,該如何才能抓住觀衆眼球?以下是《商業週刊》訪問直播達人、電商與影音平臺業者所整理出的三項心法

首先是大膽實驗、小心求證,找到你與粉絲的溝通方法。

分析星座總是感性的唐立淇,粉絲人數在她直播的這半年多來,呈倍數成長至逾70萬,靠的卻是科學精神。她會比對每次直播時的在線觀看人數,分析觀看人數成長的元素。唐立淇透露:「當人數上升,代表你做對了某件事我會把那對的事情延續下去;若人數一直往下掉,我就會想,原來你們不喜歡聽這個。」

一開始,有時直播只是想跟粉絲互動、閒聊、吃東西給大家看,反應卻平平。後來她透過數據發現,自己最大的利基還是在星座。「連訪問來賓也搭他的星座,把他的星座心情講得過癮,同星座的觀衆共鳴就會很大。」

唐立淇提醒,做爲鏡頭前的人物:「你要想,你能紓解你的族羣什麼?你的族羣想聽你說什麼?這想法一定要有。」

第二點,則是不拐彎抹角、直指觀衆的「痛點」。

很多人認爲廣告行銷要「不着痕跡」,但從年初開始跟中國湖南衛視合作直播的美妝電商「86小舖」海外事業總經理卓星在觀察,電商直播要解決使用者問題,踩到「痛點」,才能將流量變現,「要消費者埋單,要讓他們有很強的動力。」

從去年就開始用直播節目行銷的電商「friDay購物」,負責策畫直播的總監王家浩表示,他們同時規畫兩檔直播節目,一檔是導購型,主持人直接在節目中介紹、試用商品。一檔是內容型,主持人不談商品,結果導購型節目平均同時上線人數約4千到5千人,是內容型的2~3倍。

最後,得學會換位思考,時常想:「如果我是觀衆。」

唐立淇舉例,她的直播原則是「放鬆」,不僅內容儘量撫慰人心,甚至連說話的語調都特別放緩。「一個人在他想放鬆的時候,點進去你的直播,如果看到你很緊張、很焦慮,會想看嗎?」

此外,不論單獨或邀請來賓直播,唐立淇一定坐在鏡頭正前方,眼睛看着觀衆:「如果我看見直播裡的人自己聊得很高興,眼睛沒看着我,我會覺得自己只是旁觀,看不看都無所謂,就會離開。」

但柯美慧觀察,有些人其實較適合將自己的創意,透過好腳本、運鏡剪輯呈現,直播反失去魅力,如中國目前最當紅的網紅「papi醬」。

想在這波繁花盛開的直播浪潮中,像灰姑娘一樣一夜翻身,重點還是得先認識自己、盤點優勢,才能順着這股科技的風,躍上枝頭

【 更多報導

就算抓滿「寶可夢」,難道你就能脫貧翻身?在資本主義的世界裡,只有鈔票纔是真的!

宜蘭玩節》表演散場後觀衆的一個小動作,看到臺灣人品格

讀私立小學的女兒說「早上的校車,是通往地獄的車...」讓小孩名校,錯了嗎?

別再把錢放定存!30歲銀行櫃員,靠「中華電」娶到老婆、生了小孩、換大房子

一大早慢跑會提早老化!日本五十大名醫:走路,纔是最好的運動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週刊》。※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