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家張幹榮 活到老拍到老

83歲攝影家張幹榮(左)展出1960年代拍攝的竹縣黥面原住民照片,陳吉義老師(左)是他的得意門生。(羅浚濱攝)

83歲攝影家張幹榮(左)展出1960年代拍攝的義民廟祭典照片,這些人文影像目前多已改觀。(羅浚濱攝)

竹東鎮樹杞林文化會館19日邀請橡棋林攝影羣舉辦年度攝影展,83歲攝影家張幹榮展出1960年代拍攝竹縣黥面原住民和義民廟祭典的老照片,這些深具文化意義的人文影像,目前不是消失就是改觀,相當難得一見。

張幹榮回憶17歲開始接觸照相,當時姐姐的養父在臺北開光華照相館,暑假時他去幫忙「烤照片」和學暗房,姐姐送他1臺「雅士加」相機,就此與攝影結下不解之緣。

早期拍黑白照片,除了構圖外,更講究曝光正確和暗房技巧,沒有相當專業根本無法拍出好作品,與現在數位攝影時代,人人可當攝影師完全不同。

張幹榮21歲進林務局竹東林區管理處,辦理森林育樂業務,經常揹着相機進入山區拍攝森林生態,足跡遍佈原住民部落,1960年代拍攝尖石五峰泰雅和賽夏族黥面原住民的照片,讓他獲頒英國皇家攝影學會碩士。

林務局長官知道張幹榮的拍照本事,指派他爲林業做攝影記錄,他拍攝「從大霸看新竹後花園」,內容有山嶽景觀、森林生態體系,更呈現泰雅和賽夏原住民最真實的生活,這些經典作品並曾應邀到國父紀念館展出。

竹東地區攝影愛好者2003年成立橡棋林攝影羣社團,張幹榮是發起人併爲創會會長,指導培育竹東地區的攝影人才不餘遺力,如葉見明、陳吉義等竹縣知名攝影老師都是他的得意門生。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攝影人則是活到老拍到老!」高齡83歲的張幹榮除做國家森林解說志工外,還常參加社團外拍活動,他說,拍照是他一生的興趣,要拍到手拿不動相機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