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植入”手機?AI手機來了

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

陳斯

今年央視春晚彩排時,幾名主持人在後臺用手機的AI助手給全國觀衆拜年,讓不少人第一次知道了“AI手機”。AI手機並不需要藉助第三方App,而是通過手機自身的算力,直接成爲使用者的貼身秘書。有機構預計,2024年中國市場新一代AI手機出貨量將達到3700萬臺,2027年將達到1.5億臺且新一代AI手機所佔市場份額超過50%。

從功能機到智能機再到最新的AI手機,它能給人們帶來哪些全新的更加智能、個性化的使用體驗?

智能手機轉向AI手機已成趨勢

2023年,生成式AI不斷出圈,大大提升了人們的工作效率,甚至對一些行業變革產生了重要影響。國內外的科技巨頭都在研發、構建自己的大模型。

今年1月份,三星推出的首款AI手機就曾引發關注。蘋果也有消息傳出下一代iphone手機上將搭載生成式AI。如今,智能手機轉向AI手機已成趨勢。國內手機廠商紛紛試水,包括華爲、榮耀、小米、OPPO和vivo都已在手機端成功部署大模型。

近日,魅族突然宣佈進行戰略調整——將All in AI,停止傳統“智能手機”新項目,向AI領域轉型。OPPO創始人陳明永也發表內部信稱,2024年是AI手機元年。未來五年,AI對手機行業的影響,完全可以比肩當年智能手機替代功能機。從行業發展階段來看,AI手機也將成爲繼功能機、智能手機之後,手機行業的第三階段。

“端雲協同”AI手機變成貼身秘書

AI手機具體能做什麼呢?從目前已經發售的AI手機測評可以看出,除了生成式AI常見的文檔整理能力外,AI手機還可以進行便捷的圖片處理,例如將照片中除了主體人物之外的路人、雜亂背景、鏡面反光等“一鍵清除”,並且,經過AI計算後的效果可能比人們花費更多精力用專業圖像處理軟件處理的效果更加自然。

這和通過第三方軟件進行圖文處理有何不同呢?其實,AI手機最大的改變是通過手機自身的算力進行處理。之前想實現這些功能,需要通過第三方App傳送到雲端進行,使得處理速度和即時響應速度受到一定的影響。但AI手機則實現了“端雲協同”,即將一些需要大量計算的複雜任務傳輸到雲端進行,一些日常簡單的任務直接用手機端的大模型進行處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再例如,現有的AI手機可以實現通話實時翻譯、通話摘要功能,擁有較爲實用的使用場景。例如與使用不同語種的人進行語音通話時,手機可以實時進行語音、文字的轉換,使得雙方順利交流;並且可以在使用者接到重要電話但不方便記錄時,全程進行文字記錄以及摘要整理,如同真正的秘書一般。

2024年AI手機份額將迅猛增長

業內人士認爲,從整體上看,AI手機實際上處於商業化初期。目前AI大模型的相關應用從信息檢索、文本處理、圖片處理等功能開始嘗試,未來手機廠商也會將AI大模型與當前的語音助手做更多的結合,同時平衡設備端AI與雲端AI的關係,並進一步嘗試將AI大模型與新的領域和功能結合起來。但這一過程仍需要時間。

《2024年AI手機白皮書》預計,2024年全球新一代AI手機的出貨量將達到1.7億部,佔據智能手機整體出貨量的15%左右。而在中國市場,新一代AI手機的份額更是呈現出迅猛增長的趨勢,2024年中國市場新一代AI手機的出貨量爲3700萬臺,到2027年預計將達到1.5億臺,且市場份額有望超過50%。

報告認爲,AI手機的用戶價值主要體現在提供自在交互、智能隨心、專屬陪伴、安全可信的個性化助理服務。這意味着,AI手機不僅會帶來硬件方面的升級和成本提升,更將爲用戶帶來更加智能、個性化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