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吃香腸又貪杯 男健檢確診胃癌晚期

臺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餘政展說明病人治療前胃部腫瘤(圖左)與治療後僅剩疤痕組織(圖右)。(王文吉攝)

HER2陽性胃癌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罹胃癌晚期的林先生重新接受標靶治療。(臺中慈濟醫院提供/王文吉臺中傳真)

電腦斷層顯示,患癌患者林先生治療前胃與肝臟轉移(圖左)治療後都已消失(圖右)。(臺中慈濟醫院提供/王文吉臺中傳真)

從事電訊工程的62歲林男,生活作息正常,最大嗜好是吃香腸,與親友相聚無酒不歡,日前健檢發現罹患胃癌且已轉移到淋巴與肝臟。經化療合併抗HER2標靶藥物效果良好,但因經濟壓力停藥年餘。臺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餘政展表示,胃癌相關標靶藥物今年1月起納入健保給付,病人應積極治療,千萬不要放棄希望。

62歲林先生是工程人員,生活作息正常,最大嗜好是吃香腸,一個星期吃3天,一次吃2到3條是常態;與親友相聚總是無酒不歡,半瓶高梁下肚接着喝啤酒都是家常,雖然平日腸胃功能並無明顯異樣,但健檢發現大腸潛血反應,進一步確診竟罹患胃癌且已轉移到淋巴與肝臟。

面對已無法手術的胃癌晚期,餘政展針對HER2陽性胃癌型態建議林先生接受化療合併抗HER2標靶藥物,結果治療效果良好,林先生胃癌細胞消失,肝轉移只剩些許痕跡,但也因爲藥物自費金額1年逾百萬元,負擔過大而選擇停藥。

餘政展指出,有些HER2陽性胃癌病人也因爲同樣的原因無法接受適當治療,徒留遺憾。林先生很幸運,HER2陽性胃癌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後,已開始重新接受治療,大幅減低經濟負擔

餘政展表示,胃癌高危險羣包括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發炎、酗酒、高鹽、亞硝酸鹽和吃太多醃漬類食品、過去曾接受部份胃切除,以及EB病毒感染等。根據2018年癌症登記報告,胃癌位居國人第七大癌症死因,由於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確診時常常已是晚期,無法開刀只能靠化療的晚期病人高達4成。

國外研究發現,約有5至10%的胃癌病人屬於HER2陽性胃癌。」餘政展說,使用化療合併標靶用藥,反應治療率達六成,有助延長存活期。由於病況因人而異,建議病人治療前,應諮詢醫師綜合評估

餘政展提醒,不要輕忽消化不良症狀,如果持續1、2個月沒有改善,就該儘速就醫進行胃鏡相關檢查釐清原因;同時,過去曾接受胃部份切除的病患,也應每年接受胃鏡檢查,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