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追憶中國國民黨由盛而衰(劉良升)

中國國民黨黨代表大會紀念郵票。(照片:作者劉良升提供)

小時候將雙親不要的信封浸泡在水盆中,好摘取郵票集存時,這張中國國民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紀念郵票不經意地被我保存了下來。

該枚郵票的圖案設計包含了陽明山麓的中山樓建築和國民黨徽兩個部分。中山樓的主體是仿造中國傳統式的宮殿建築,並以綠色琉璃瓦覆蓋上層,造型氣派宏偉,入口處的大門牌坊更襯托出整體結構的高貴脫俗。這也造就了陽明山中山樓和圓山大飯店雙雙成爲這近半世紀以來大臺北地區齊名的地標,讓我自小即心嚮往之,我也曾有幸親臨二處實地鑑賞。另外郵票上的「青天白日」國民黨徽恰巧是在於日正當中的位置,難不成設計者的初衷,是暗喻黨的運勢能如太陽「光明永續」一般?這就不得而知了。

當時1969年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出借陽明山中山樓會場召開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並「理所當然」地印製郵票紀念盛事。不過隨着中華民國民主化的進程,我方纔逐步瞭解到是時引領風騷的中國國民黨,利用交通部郵政總局的國家資源,印製黨內活動的郵票做法,確實落入「黨國不分」的口實,所幸蔣經國總統兼黨主席當政後自我節制,後來就應該沒有類似的行徑了!

試想自1949年全面遷臺的中國國民黨,在所謂的復興基地臺灣整軍經武,留下了民主中國的香火,也在冷戰的最前線叱吒風雲了數十年,自詡自由的燈塔,尚締造了舉世矚目的臺灣經濟奇蹟。不料在兩蔣過世後,中國國民黨不斷的派系內鬥、路線之爭、和後繼無人,終究自毀長城失去政權,現在還淪爲政黨輪替後上臺的民進黨清算的對象。

凝視着半個世紀前這張郵票上的「青天白日」,追憶着中國國民黨在臺灣地區由盛而衰的演變,令人不勝唏噓!

(作者現居美國德州休斯頓市)

【劉良升專欄每週二刊出】

◎史話歡迎讀者投稿,針對兩岸關注之歷史事實或人物撰文,體例不限,舉凡傳記、論文、散文、書信、日記,撫今追昔之訪談紀錄或自述回憶等。來稿請寄[email protected],主旨註明「史話投稿」,請附姓名與專業背景或居住地。本版對來稿有刪修權,文章僅刊載於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