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反中下解禁兩岸觀光 只是摸頭(許高慶)

赴陸禁團令即將解除,在3日開幕的臺北國際旅展中,業者已貼出大陸旅遊行程供民衆參考。(羅永銘攝)

在選票的壓力下,近日交通部長王國材針對兩岸觀光政策宣佈,預定在明年3月開放旅行業可以組團赴大陸旅遊。大陸旅遊禁團令解禁當然是好事,但爲何要延到明年3月?大多數觀光旅遊業者仍不領情,私下認爲明年還是應該政黨輪替,新政府的觀光政策應該更符合民情。

交通部解釋明年3月再開放是要給相關業者有準備的時間,這是理由嗎?相關業者哪需要準備那麼久!主管機關難道不知道,自去年10月疫後開放國境,觀光旅遊業者就已經摩拳擦掌等着要展開業務,但兩岸旅遊卻被莫名其妙的理由被管制,長達1年的時間準備,還不夠嗎?未免也太看輕旅遊業了吧。以我長期在這產業的經驗來看,這絕對是政治操作,尤其是不希望兩岸交流。現在政策轉彎主要是怕衝擊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選情吧!

尤其最近臺灣旅客在新疆發生車禍,一死一重傷兩輕傷的重大意外事故,竟然公部門未介入協助處理,僅由海基會提供一些資訊及諮詢服務而已,引起社會及旅遊業者的不滿。政府不介入的理由是因爲此案不是團體旅遊,似乎意指如果是自由行,那突發事故國人就要自行負責。這種作法對得起國人嗎?

新疆事件發生當天,臺灣國際觀光救援協會得知訊息後,本人即義務提供協助,在瞭解情況後,讓往生者及重傷者的家屬及旅行社在後續的應變處理上知道該如何進行。但心裡很納悶,政府主管機關在全世界只要國人遭遇突發意外事件,都會介入關注及協助,而如今在蔡政府反中政策下,國人赴大陸旅遊出意外卻只會噤聲推託,這種執政者值得人民信賴嗎?

春節又快要到了,政府還會關心臺商返鄉的需求嗎?當前在大陸的臺商近百萬人,在兩岸承平時期,政府應該趕快利用春節期間推動雙向包機,進而全面開放兩岸交流,雖未能全面恢復過往的60個航點,至少要再增加一些航點包機,待包機穩定後再進展到正常航班。

交通部長王國材6日也釋出善意表示,就算不在10個直航點、13個包機點內,若發現有其他航點有觀光需求也可討論,不排除可包機或是轉定期航班。包機航點希望有人道考量,要有便利性,至少要再開放一些尚未有正常航班的航點,尤其臺商較多的城市,如雲南昆明、長沙、天津及瀋陽等地。

至於陸客來臺觀光,大陸已經宣佈將會在選舉後展開,赴陸旅遊組團是完全可以操之在我的政策,爲什麼還要業者一等再等呢?至少蔡政府應該配合陸方開放的時間點吧,提前到選舉後,而不是到3月。要不然若是大陸方先開放了,還要擔心蔡政府給他們穿小鞋。

事實上,反中政策如何能有效全面推動觀光,又如何能救旅遊產業呢?此次交通部長宣示開放赴陸組團及增加航點包機的作法,根本不是觀光政策,而是「摸頭政策」,希望暫時安撫憤怒的觀光旅遊業者,以免影響選情。問題是,業者會接受嗎?這就跟8月中宣佈開放兩岸觀光的政策一樣,障礙一堆,又要拉更長的時間,而時間一到未能落實就把責任推給大陸,根本不是真正想開放兩岸觀光。蔡政府的反中意識形態若是不改,臺灣的觀光旅遊業很難有前景,最終還是隻能期待政黨輪替。

(作者爲臺灣國際觀光救援服務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