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侯友宜民調下滑 誰的責任(陳冠安)

近日臺灣民意基金會與中廣皆民調,都顯示賴清德已超越過去支持率領先的侯友宜,成爲2024大選領先者。(合成圖 / 素材取自中時資料照)

近日臺灣民意基金會與中廣皆針對2024總統候選人進行民意調查,兩家機構都顯示賴清德已然超越過去支持率領先的侯友宜,成爲2024大選領先者。而中廣委託蓋洛普的民調更指出,在藍綠白對戰時,侯的支持率已落後柯文哲0.17%,位居第3。

從九合一選後的遙遙領先,到如今的五五波,或是排序第3,這樣的民調變化,不禁讓許多人問,到底發生什麼事了?是侯友宜尚未表態的緣故,還是國民黨自亂陣腳?

事實上,每間民調機構都有自身的調查特性,比如以政黨支持度來說,臺灣民意基金會民調的泛綠選民和中間選民分別爲37.1%和35.7%,但中廣卻爲20.1%和58.5%。明顯的,臺灣民意基金會的數據由於泛綠基本盤較大,會更有利於綠營參選人;而中廣的數據則更有利於較獲中間選民青睞的參選人。所以前者賴清德擁有更大優勢,後者柯文哲則躍居第2。

如果以臺灣民意基金會2月和3月的民調做對比,侯友宜的支持率確實大幅下滑,從32.4%到24.8%、賴清德從27.7%顯著提升到36.2%、柯文哲則無甚變化,從19.5%略降到19%。

然而很有意思的是,侯友宜下降7.6%、賴清德提升8.5%、柯文哲維持平盤,這與政黨基本盤,泛藍減少9.2%、泛綠增加8%、中間與民衆黨比重持平,不只趨勢吻合,連數據都相當貼近。

尤其是與各界想像較爲不同的,從2月到3月,即使藍營內部出現異音,但侯在國民黨支持者的支持度並未下降,還從73.8%微升到74%,中間選民也維持平盤,仍略高於賴清德,僅在民進黨支持者部分,支持率從14.8%下降到6.3%。也就是說,從政黨傾向來看,之所以侯降賴升,主因並非是候選人因素,而來自於政黨基本盤的變化,即藍盤萎縮,而綠盤增加。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無論是臺灣民意基金會還是中廣的民調,都顯示國民黨的支持率呈現下滑,民進黨則是持續上升的趨勢。政黨基本盤萎縮,並不能完全歸因於個別候選人因素,而是集體責任。等待彌賽亞式的候選人登場,政黨基本盤就能瞬間大振,並不現實。

但很殘酷的是,在三腳督的選戰裡,政黨支持盤恰巧是勝負的關鍵因素,只要泛藍基本盤萎靡,國民黨就不可能重返執政。不解決這個問題,誰來參選都是輸。而要想翻轉基本盤,藍營就必須得主打「國政牌」,針對經濟民生議題建構政策願景。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臺灣民意基金會顯示泛綠基本盤與賴清德支持率大增,但蔡英文的施政滿意度卻沒有太大變化,不滿意度仍高於滿意度,顯示蔡賴脫鉤的現象。也就是民衆並未將蔡的施政缺失算在賴的頭上,導致賴能擁有高支持率。這或許與蔡賴不和的印象深入人心有關,讓賴清德獲得免於揹負蔡執政包袱的護身牌。然而當國民黨主攻經濟民生議題時,賴就無法置身事外,必須選擇是否護航蔡政府。蔡英文,就是賴清德的阿基里斯之腱。

(作者爲中華青年公共參與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