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居住正義 賴清德的空包彈(李晴果)

內政部長林右昌(左)、次長花敬羣(右)6日陪同副總統賴清德(中)視察林口世大運選手村社會住宅,賴清德致詞時宣稱當選總統後,會在8年任期內達成社會住宅、包租代管以及租金補貼總額100萬戶的目標。(鄧博仁攝)

行政院會6日通過《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這是繼7月1日《平均地權條例》正式上路後,不到1周的時間裡,蔡政府所推出的第2個抑制房價的政策。如此密集且短時間內連續推出打房政策,創下歷史紀錄,更是民進黨蔡政府執政7年來首見。

然而,蔡政府真的那麼重視所謂的「居住正義」問題嗎?其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行政院急着推出這個2.0方案,跟7月16日主題爲「公平正義救臺灣」的凱道大遊行有關。因爲這次羣衆遊行運動的兩大訴求正是司法改革與居住正義,包括國民黨2024總統參選人、新北市長侯友宜和民衆黨總統參選人、前臺北市長柯文哲都已決定參加。

雖然主辦單位也邀請了民進黨總統參選人、副總統賴清德,不過,賴陣營至今還未表達出席意願,倒是行政院很識時務地快速推出這個號稱「囤房稅2.0」的方案,包括計算方式改爲全國總歸戶、持有4戶以上的空屋族、多屋族調升稅率上限爲2%至4.8%等;賴清德也趁機提出居住權三大對策,宣示2032年要達成50萬戶社宅供給量,並承諾擴大租金補貼到每年50萬家戶等。民進黨明確表示,以上政策及政見是「針對青年族羣」,希望能就年輕世代的居住需求給予全面關照。

賴清德的青年支持率低、716凱道大遊行的參與者預計多爲年輕人,這就不難理解,爲什麼行政院及賴清德要火速推出相關政策,因爲要「補破網」、籠絡年輕世代。然而,這些政策或政見真的有用嗎?

首先,囤房稅2.0目前只有「宣示效果」,因爲還要等立法院通過修法纔算數。許多民衆擔心,等到2024選舉結束,相關法案就會被擱置了,而在立法院會待多久,無人能知。如果民進黨政府認爲這件事很重要,過去幾年爲什麼都不提出?現在臨時抱佛腳也未免太投機了。

當然,租客更煩惱的是,房東會調漲房租轉嫁囤房稅,最後倒楣的還是弱勢的租屋客;此外,這項政策只是調整稅率,但是沒有調整稅基,若地方政府下調稅基,所謂的打房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白搭了。

至於賴清德的「住宅3支箭」更是箭箭虛發。例如,社宅政策就像蔡政府的能源政策一樣,完全是空話。「2025非核家園」已註定破產了,蔡政府還大言不慚談2030年減排24%、甚至2050淨零排放,不知道是誰借給蔡政府膽子吹這種牛皮!

蔡英文2016年上任時也曾宣佈「居住正義3支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在8年任期內蓋成20萬戶社會住宅。但根據立委吳怡玎調查指出,7年下來實際可入住的社宅爲2萬4千餘戶,達成率只有12%。如今,賴清德說2032年社宅要達到50萬戶,誰會相信?至於嘉惠租屋者,如果不能解決租屋黑戶的問題,許多房客也無法享有租金補貼。

身爲執政者,賴清德手上的政策工具很多,有需要就可以立刻拿出來用,然而,這些急就章的政策,真的能夠吸引年輕人嗎?蔡英文已經示範過一次「空心菜」政策是如何欺騙民衆,賴清德的空包彈,年輕人可不會再上當了!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