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賴清德應避免西晉化(沈迺訓)

從準總統賴清德釋出的幾波重大人事來看,似無陳水扁首次執政時,採取擴大內閣黨派色派頻譜的做法,以補充「少數執政代表性不足」的問題。(資料照,姚志平攝)

520就職日將至,從賴清德釋出的幾波重大人事來看,似無陳水扁首次執政時,採取擴大內閣黨派色派頻譜的做法,以補充「少數執政代表性不足」的問題。如此抓緊權力的做法固然有利貫徹「德意志」,卻也可能面臨在野更爲有限的政治支持,不利法案及政策的私下運作。

從目前曝光的卓榮泰內閣來看,財經首長大膽引進企業人才入閣,雖然治國與企業大相同,但確實值得期待。只是,若加上蔡英文日前宣佈的國安會、外交部將由吳釗燮、林佳龍主掌後,賴卓體制與其說是新政府,更精確地說應屬蔡賴體制的延續,待團隊正式上路,預料將難以擺脫延續綠營執政、既得利益優先的生存思維。

具體而言,賴清德身爲雙少數總統,無論他自認內心的理想性有多高,上臺後,若無法優先獎賞盟友圈,拒絕透過執政利益維繫忠誠,則將難以求取政權維穩。在這種權力運作下,賴清德實在有必要避免走向「西晉化」。

當年司馬懿祖孫三代因有弒君「得國不正」劣跡,導致篡魏成功後,須透過對世家大族賣官鬻爵,換取其他世族爲利益轉而支持司馬家執政。也因此,上位的晉武帝司馬炎,其統治結構實際上是曹魏的延續,畢竟他的權力基礎是「換來的」,而非「打來的」,導致前朝弊病與利益集團難以刨除,遑論創造新朝氣象。

這種施政作風,迎來的是八王之亂的茶壺風暴,一次大亂就重創晉朝元氣。從晉朝的衰亡史,足以爲賴清德帶來警惕。

具體而言,賴清德的隱憂在於少數執政下的「得國不正」,讓他不免對綠營內部進行選後的官位封賞換取派系支持,「德軍」逐步成爲類似司馬家族大量封賞的政治認證;當面對蔡政府埋下的內政地雷,例如錯誤的能源政策,無論他再想翻轉積弊,恐怕也只能概括接受。

相較於扁時期,未來賴政府將面臨更爲不利塑造多數共識的困境。畢竟國內的政治權力架構,已從藍綠兩極走向三黨不過半的多極結構,三黨的生存矛盾將加劇權力對抗;加上賴清德的執傲性格,恐讓情勢更爲難解,讓他難有足夠的政治資本推動政策及改革。

長期的政局不穩,將導致執政效率低落,必然禍及民意支持;屆時,不能排除他將繞回意識形態的堡壘,強化類臺獨論述穩固基本盤。只是,北京對賴的信任度本來就很低,到了那時候,賴清德選前聲稱他當選兩岸戰爭機率最低的「和平保臺」保證是否將破功,此問題攸關臺灣生存發展,國人恐得先做好心理準備了。

(作者爲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