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臺獨正是憲法的「賴皮寮」(蘇泳霖)

總統大選辯論會上,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一句「中華民國是給臺灣帶來災難」掀起巨大爭議。(臺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黃世麒攝)

日前在總統大選辯論會上,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一句「中華民國是給臺灣帶來災難」掀起巨大爭議。儘管賴清德事後澄清是口誤,他漏講「憲法」2字,並在次日辯解「憲法沒有九二共識」。但無論如何,「中華民國憲法災難說」正是賴清德內心臺獨情結的流露,更顯露出,臺獨,其實就是強加蓋在《中華民國憲法》地基之上的「賴皮寮」違建。

賴清德對臺獨的解釋,像極了他在「賴皮寮」爭議上的牽拖、狡辯與煽動民粹的手法。正如賴清德明知萬里老家是違建,卻用「既存建築」、「歷史共業」等話術來模糊其違法屬性;賴清德也明知他過去一直主張的法理獨立、正名制憲的臺獨主張,早就爲國內多數民意和國際社會所不容,因而創造出「臺獨是社會極大的共識」、「臺獨指臺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等話術,硬是賦予臺獨正當性。

試問,臺獨什麼時候成了臺灣社會的共識?若換算爲臺灣全體選民的佔比,2008年入聯公投的支持率僅有3成2,2018年東奧正名公投支持率僅有2成4,即便民進黨在4次總統大選獲勝,也並非意味着多數臺灣民衆與支持臺灣獨立畫上等號。更何況,不支持臺獨是美國政府一向的立場。美方知名學者在不久前還刊文建議賴清德若當選總統,應該考慮凍結《臺獨黨綱》,但賴清德卻冷漠以對。這個態度又和他在「賴皮寮」問題上死不認錯的作法如出一轍。

至於「臺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說法,如果從治權的角度來看,的確如此;但如果從主權的角度來看,就必須要回歸憲法的固有疆域、《憲法增修條文》中的「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以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的嚴謹法律概念來認定。因此,基於《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當然不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大陸地區和臺灣地區同屬中華民國,賴清德完全繞開了這個問題,因爲他深知其臺獨主張和憲法牴觸。

正如作爲違建的「賴皮寮」,一再被賴清德用家族歷史、礦工苦難等主觀情緒的理由進行包裝,作爲完全違反《中華民國憲法》以及憲政體制的民進黨《臺獨黨綱》,也被賴清德用反中、恐中、抹紅、抹黑的情緒渲染,來偷渡其違法、違憲的屬性,這同樣是民進黨長期以來的做法。賴清德4年前曾經說過「中華民國在臺灣新生」,意思是臺灣「拯救了」中華民國,對照賴清德此次在總統辯論會上,對民國35年誕生的憲法態度之輕蔑,前後一脈相承。

最後,賴清德輕描淡寫地用「未來我擔任中華民國總統,當然是依照《中華民國憲法》還有現行的法律在推動國政」來敷衍各方質疑,這難道不和他丟出「公益信託」來爲「賴皮寮」爭議降溫的操作一模一樣?

因此,無論是民進黨還是賴清德,都不可能拆除「臺獨違建」,而這個違建終究會壓垮《中華民國憲法》的地基。

(作者爲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