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翻開民進黨暴力史

2007年民進黨在野時,在立法院草案審查時引爆藍綠陣營衝突,民進黨立委前仆後繼爬上主席臺阻止議事進行。(姚志平攝)

行政院長蘇貞昌的施政報告雖遭國民黨立院黨團杯葛,但民進黨利用人數優勢變更程序,22秒就完成口頭施政報告,還轉身批評國民黨是暴力政黨。民進黨以暴力起家,黨主席更被稱暴力小英,最沒資格指責他黨暴力;蘇揆用多數暴力沒收質詢,批國民黨是暴力政黨,真是擡舉了國民黨!

國民黨要求蘇揆爲「3+11」防疫破口道歉及說明,起因是「3+11」書面專案報告切割政策與疫情的關聯性,在野黨要求蘇揆給個交代,這本是民主法治國家應有的作爲,蘇揆卻堅不道歉。國民黨團杯葛施政報告被民進黨立委輕易突圍、還被戲謔是暴力政黨,嚴格說,國民黨根本失職。

民進黨以街頭暴力起家,爲了奪取政權,在國會使用暴力是祖師爺級。馬英九執政時,民進黨爲抗議兩岸政策,黨主席蔡英文動輒發動羣衆走上街頭,不惜流血抗爭,因而被封爲「暴力小英」。

民進黨在野時,爲了抗議美牛進口而衝撞國會議場,種種暴力行徑,只爲達成其政治目的。又將太陽花學運攻佔行政院等暴力合理化,當時的蔡英文、蘇貞昌、徐國勇、顧立雄等人,都跳出來護航太陽花羣衆,而不顧員警受傷百餘人,暴力政黨纔是民進黨本質。

蔡政府上臺後,一開始還喊出「謙卑、謙卑、再謙卑」,完全執政後暴力本性顯露無遺,謙卑政治學淪爲謊言與傲慢。執意進口萊豬,只爲討好美國;黨產會一路追殺國民黨;促轉會變身東廠;不滿監督政府的聲音,關掉中天新聞臺。

執政後的民進黨,獨裁暴力比在野時的街頭暴力更狠。國民黨爲抗議防疫不力杯葛議事,竟被民進黨的多數暴力輕易化解,這樣的在野黨根本是弱雞一隻,蘇揆還好意思批評國民黨是暴力政黨,真是傲慢又恬不知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