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賴清德的兩岸路

北京接待馬英九展現「最高規格」,更是做給準總統賴清德看,或許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民共兩黨就可以會談。圖爲「馬習二會」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舉行。(新華社)

前總統馬英九這次訪陸,大陸給足了面子。總的來說,一是提供最高規格的接待,二是明示北京對兩岸的期待,三更是對民進黨「圍援打點」,就看民進黨怎麼接招。不管戰略如何設想,北京都想「以柔克剛」,盼臺灣主流民意更傾向和平交流,下一步再做與民進黨談判的盤算。

從國臺辦與馬辦行前同步發新聞稿,到國臺辦主任宋濤在馬英九抵深圳首夜即南下設宴,俱見今次訪陸規格不同去年。到了北京,大陸選擇「第二國賓館」作爲馬下榻處,展現「習近平的客人」接待之道。

「馬習二會」選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舉行,令人想起二十大後習近平介紹政治局常委時背後的《幽燕金秋圖》,這裡曾見證柴契爾夫人與鄧小平簽署《中英聯合聲明》;蘇聯領袖戈巴契夫也在此和鄧小平談改革開放,更是美中元首拜習視訊會談的場地。

餞行宴則由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在釣魚臺國賓館最負盛名的「萬柳堂」設宴款待。這一切無不表達北京對馬此行最高規格的款待及對臺灣的期待。

馬英九此行收穫習近平對臺的最新論述,「硬的(反獨)一樣硬,軟的(和平交流)卻更軟」。北京展現「最高規格」正是對兩岸、對全球宣示,和平纔是目的,絕非西方強調的戰爭。同時,更是做給準總統賴清德看,或許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民共兩黨就可以會談。

北京對臺必有「頂層設計」,對美更有「戰略定力」。11月美國大選後不管由誰當政,預料北京早就沙盤推演下一個棋局了。想讓兩岸關係穩定,在美中之間求取平衡之道纔是賴清德該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