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容髒亂?洪浩雲:60年教育「臺灣人」變多卻少了認同

臺灣的招牌顏色大多都選擇搶眼的重色,擠在一起時看起來就會比較雜亂。(圖/即新聞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臺北市長柯文哲到日本參訪時直言「臺北欠缺城市美學」,也有網友發表長篇文章分析臺灣與日本的市容,發現最重要的關鍵在於配色」。而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外科醫師洪浩雲也在臉書上PO文說,臺灣的民衆經過60年的教育臺灣人」變多了,對臺灣的認同卻變少了。

柯文哲在日本參訪第二天前往東京車站參觀,發現車站內雖然有許多不同種類店面,但整體看起來還是很美,相較之下,臺北就比較欠缺「城市美學」。

此外,網友曾文翰投書《ETtoday東森新聞雲》也提到,經常有人會抱怨臺灣的市容又醜又亂,雖然其他國家大都市包含紐約東京都有很多招牌,但就是不會讓人覺得「不舒服」,其實最大的關鍵在於顏色及環境的搭配程度,臺灣的招牌喜歡用重色搶眼,但日本的就會用一些中間色調調和,看起來就比較清爽。

▲柯文哲認爲,臺北其實很欠缺「城市美學」。(圖/記者一中攝)

對此,經常在臉書上針對時事發表意見的醫師洪浩雲則表示,臺灣早就已經脫離求溫飽階段心態上卻一直沒有改過來,「以前的政府是外來政權,不管臺灣的土地未來很正常。」但經過60年的教育之後,「臺灣人」變多了,對臺灣的認同卻變少了。

文章PO出之後有網友在底下留言說,「臺灣的市容根本已經沒救了,大家裝潢自己的家卻不關心、美化環境,我家美就好誰管你旁邊是什麼。」、「臺灣鐵皮屋會這麼多就是實用以及價錢關係生活美學是敵不過金錢考量的。」、「臺灣教育一直都把美術課當『正課』用,或者是挪來考試,美學是什麼鬼東西,能吃嗎?」

臺灣早已經脫離求溫飽的階段,但心態卻一直改不過來。就好像明明公司有賺錢,可以給所有員工好好退休,卻選擇惡性倒閉,把錢捲走不管員工死活。以前的政府是外來政權,不管臺灣土地的未來是理所當然,但是六十年的教育之後,『臺灣人』變多了,對臺灣的認同卻變少了。就像柯文哲沒有美學教育和文化素養,這能怪時代背景嗎?他的老師硃批可是超級有氣質紳士,身爲晚輩你說自己『生活苦沒文化』,能聽嗎?

掌握即時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 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