駛向共同繁榮的中越班列

本文轉自:新華每日電訊

新華社河內1月19日電(記者胡佳麗)列車出發和到站的汽笛聲交替起鳴,奏響了越南首都河內東英車站的春運“前奏曲”。在這些南來北往的列車中,一趟載有1000噸木薯澱粉的中越班列格外引人注目。

作爲歐越通多式聯運(河南)有限公司的越南負責人,越南姑娘黎氏玉梅已爲這趟農產品專列奔忙多日。日前,這趟專列的貨物分批從越南西寧省運抵東英車站,集中裝車後繼續前往終點站中國河南省鄭州市。

農產品進出口是中越貿易的重要領域。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爲越南農產品出口最大市場,越南對華農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17%,佔越南全國農產品出口總額的23%。

歐越通多式聯運(河南)有限公司去年實現中越歐周班常態往返開行,全年開行數量超過200列。黎氏玉梅告訴新華社記者,公司採用運貿一體化運營方式,通過代採、代運、代銷模式,不僅爲中越企業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提高了生產效率,實現了以班列帶動貿易、以貿易促進班列的良性循環。

“鄭州是中國鐵路一大樞紐,能夠有機銜接中越班列和中歐班列,”歐越通多式聯運(河南)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嘉說,“公司以鐵路多式聯運爲紐帶,打通歐洲和中南半島尤其是越南的物流通道,爲越南農產品運往中國以及經中國運往歐洲等地建立直通車。”

隨着中越經貿合作日益加深,兩國多地的鐵路樞紐間已形成密集的中越班列線路。中國的鄭州、南寧、重慶、成都等地,以及越南的河內、胡志明市等地,都是中越班列重要節點。中越班列開闢了中越物流運輸新通道,大幅縮短了貨物運輸時間。

王嘉表示,隨着製造業不斷升級,中國與包括越南在內的周邊國家產生越來越強的互補性和產業協同性,物流正在從單一的中越、中歐等“小循環”,變爲中越歐亞的“大循環”。

展望未來,王嘉表示,公司已投資建設東盟班列集結中心,該中心不僅將開行集裝箱班列,還將爲新能源汽車班列到達、冷鏈產品和工程項目產品的集散提供支撐。

從東英車站再往北,便是越南北江省。那是米軌與標軌的交匯處,一趟趟中越班列在那裡更換軌道,駛向共同繁榮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