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擬開放加國全齡牛肉進口

食藥署近期預告,由於加拿大已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認定爲狂牛症風險可忽略國家,繼美國後,我國將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上路時間未定。圖爲美國德州的養牛場。(新華社)

臺加已於2月啓動「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FIPA)談判,開放加拿大30月齡以上牛肉進口爲當前主要經貿談判內容。食藥署近期預告,由於加拿大已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認定爲牛海綿狀腦病(BSE、狂牛症)風險可忽略國家,繼美國後,我國將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上路時間未定。

加拿大政府日前陸續公佈「印太戰略」和「臺灣報告書」強化與臺灣關係,加拿大駐臺代表倪傑民(Jim Nickel)28日在「加臺印太策略論壇」上進一步表達友臺立場表示,加拿大需要與印太地區建立深厚關係,臺灣正是其中的重要夥伴;支持臺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和《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

加拿大自由黨衆議員史葛洛(Judy Sgro)則說,目前加臺「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已開始談判,希望今年底前完成,並期望加拿大國貿部長伍鳳儀(Mary Ng)能赴臺北參與簽約儀式。而自1998年加拿大前工業部長曼利(John Manley)以來,未曾有任何加拿大部長訪臺。

針對正在談判的FIPA,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說,2021年2月,加拿大向我國申請開放全牛齡牛肉進口。由於加國已被認定爲BSE風險可忽略國家,經專家會議、實地查覈、風險評估後,食藥署已於27日預告開放全牛齡進口,預告期30天,供外界提供意見,上路時間未定。

林口長庚臨牀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BSE分典型及非典型,會傳人、導致新型庫賈氏病的是典型BSE。當地最後1次出現典型BSE疫情的時間點爲2015年,以此來看,食用加牛的風險低,但提醒政府,如典型BSE疫情再現,風險評估報告就要重做,因新型庫賈氏病無藥可醫,未來若有新證據顯示非典型BSE也有疑慮,就要重新考慮進口問題。

國人食用的牛肉以進口爲主,前5大國爲美國、澳洲、巴拉圭、紐西蘭、尼加拉瓜,加拿大排第6。其中美、加都屬BSE國家。我國在2006年開放30月齡以下美國去骨牛肉進口,2009年開放30月齡以下帶骨牛肉,2021年則開放至全牛齡。至於加拿大,2007年開放30月齡以下去骨牛肉、2014年開放30月齡以下帶骨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