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券商年報發佈,國海證券淨利增長31%,分紅2.55億是可分配利潤1.4倍亮眼

財聯社3月8日訊(記者 高豔雲)首份上市券商年報出爐。

3月8日,國海證券發佈2023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收41.88億元,同比增長15.81%;歸母淨利3.27億元,同比增長31.18%。

具體業務條線來看,2023年,公司零售財富業務實現營收11.58億元,兩融業務規模達75.18億元,同比增10.51%;資管業務實現營收9.07億元,資管分公司資產管理規模達654.35億元;研究所業務交易市佔率達1%,同比提升45%;IPO承銷家數行業排名29位,提升17位,債券承銷融資規模92.25億元。

分紅成亮點。根據公告,國海證券擬現金分紅2.55億元,佔公司2023年實現可分配利潤的135.22%。這是公司2011年上市以來,連續第12年分紅,其累計向股東分配利潤46.61億元,其中現金分紅達31.67億元,現金分配比例高於行業過往的平均水平。

財富業務收入11.58億

年報顯示,國海證券零售財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1.58億元。

2023年,國海證券證券經紀業務持續強化立體化獲客渠道建設,客戶數量和資產規模穩步提升,年內新開客戶數量同比增長23.03%,新增客戶資產同比增長37%。

國海證券稱,2023年以來,公司以“財富管理+機構業務特色”爲戰略定位,堅持差異化、特色化、專業化、集約化發展思路,深入推進客戶、精品、能力提升“三大工程”,推動公司實現以效益爲中心的高質量發展。

國海證券把握線上化、智能化趨勢,創新線上獲客新模式,依託“她財富”女性財富管理專區,在自媒體平臺打造國海IP矩陣,吸引粉絲39.31萬戶;大力發展投資顧問業務,搭建涵蓋智能投顧、私享投顧等在內的產品體系,年內組合投顧產品平均收益跑贏滬深300指數10.10%,大幅優於市場表現,其中12只投顧產品在極端行情下取得正收益,2023年末存量累計投顧簽約資產同比增長113.15%。

此外,國海證券兩融業務規模約75.18億元,同比增長10.51%。

2023年,國海證券投資管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9.07億元。其中,資管業務電商銷售規模122億元,同比提升185%;資管分公司資產管理規模654.35億元。

國海富蘭克林基金髮行的固收類公募基金最近五年絕對收益和超額收益在行業112家基金公司中分別排名第8位和第5位。

國海創新資本全年新募集設立共5支基金,累計管理基金規模突破200億元,私募基金月均規模位列券商私募子公司前20位。

國海證券的品牌業務金融債承銷排名位於券商前列,截至2023年末,國海證券國開行金融債承銷金額的券商排名連續18年保持在前9位,進出口行金融債承銷金額的券商排名連續14年保持在前8位,農發行金融債承銷金額的券商排名連續15年保持在前9位。

研究業務亦是國海證券近年發力重心。2023年,國海證券持續提升研究陣容,持續強化運營能力,實現創收、創譽、對內賦能持續提升,2023年內在覈心機構客戶最新平均研究排名在前11位,2023年研究所交易市佔率達1%,同比提升45%。

IPO承銷排名提升17位

2023年,國海證券在股權融資業務中聚焦打造北交所業務品牌,完成北交所IPO項目2家、再融資項目1家。IPO承銷家數行業排名29位,大幅提升17位,北交所IPO家數排名第12位。

國海證券企業金融服務持續深耕長三角、大灣區、大西南地區,重點區域立項佔比59%。

2023年,國海證券完成9期債券的發行承銷,融資規模92.25億元。其中,公司債8期,融資規模82.25億元;金融債1期,融資規模10億元;發行全國首單“綠色科創低碳轉型掛鉤”公司債券。

通過成立企業與零售客戶協同專項委員會、機構客戶專項協同委員會,國海證券在內外協同上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優勢打法。

國海證券表示,未來將以“投行+投研+期貨+財富管理”綜合金融服務模式,在廣西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廣西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廣西資本市場服務基地建設等方面作出更多貢獻。

2023年,國海證券緊扣科技、數字、綠色金融主線,服務實體經濟和新質生產力發展,全年爲全國企業投融資超200億元,其中,爲科技和數字企業投融資15.73億元,儲備相關項目32家;服務綠色低碳發展,完成綠色投融資32.27億元,承銷綠色公司債全市場排名25名,同比上升21名。

國海證券表示,將繼續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主線,履行好金融機構的政治性和人民性,通過專業和科技兩大抓手,聚集大財富、大資管、投研、投行“四大領域”,着力打造投研、財富管理、綜合金融服務、定價銷售、合規風險管理“五大能力”,以投研能力引領,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以高質量的金融服務做好“五篇大文章”,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爲客戶、投資者及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