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社會化需政企雙方共同發力

(原標題:數據社會化需政企雙方共同發力)

新華社上海10月27日新媒體專電(記者馬曹冉)近年來,隨着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的不斷髮展,數據社會化的發展趨勢日益明顯。未來,數據有望成爲重要的生產資料和整個社會運行的重要基礎。當前我國仍處於不斷深化“數據化”的初級階段,大量數據沉睡在政府、企業、個人手中,數據的共享、開放和應用程度還遠遠不夠,距數據社會化的實現仍有很大差距。在26日開幕的以“數據進化世界”爲主題的Inspur World 2016大會上,與會政府官員和企業界人士表示,實現數據社會化需政企雙方共同發力,消除數據鴻溝。

在數據經濟大背景下,金融、交通、製造等各行各業正以數據爲核心,主動用大數據重塑自身發展模式和形態。基於信息技術的新生產模式、交付方式、生活體驗和管理決策能力,已逐漸形成數據社會化雛形。數據社會化的實現將成爲消除各類信息壁壘、彌合發展鴻溝的重大機遇。在數據高度社會化的時代,數據能夠平等地被社會各層面使用,打破現實中的物理疆界,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數據的社會化將驅動數據虛擬世界和現實物理社會之間生態交互,最大程度釋放隱性資源,使社會資源能夠在同一平臺上被重新整合、共享、分析,最終實現社會應用價值。

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指出,目前一維傳統產業在顛覆,二維互聯網產業在創新,三維數據產業開始醞釀與誕生。產業升維表明了社會發展的新形態已經顯現,社會在經歷互聯網化和數據化後,最終將走向數據社會化。數據流通是數據社會化的核心,需要推動數據流通並歷經數據資源化、數據商品化和數據生態化三個階段。在邁向“數據社會化”的進程中,需要以計算作爲關鍵、以雲作爲承載環境,基於數據化的大平臺模式推動數據流通。這個過程需要政府、行業、企業乃至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數據社會化對改善政府管理服務來說意義重大。國家信息中心常務副主任杜平表示,隨着政府職能轉變,各級政府部門對大數據具有巨大的潛在需求和重大的現實需求。大數據可以提高政府部門宏觀經濟預測預警的及時性和堅定性,可以提升政府部門的事中事後監管能力,可以改善和強化社會預期,也可以提升政府的社會治理能力。政府部門要加強與企業界合作,通過加快政府信息資源共享開放和大數據資源統籌發展助推數據社會化進程。

近年來,政企雙方合作推動數據社會化發展進展迅速。貴州省政府2014年3月開始進行大數據招商活動,聚合政府和市場雙方的資源,打造貴州大數據戰略。貴州省政府副秘書長、大數據發展局局長馬寧宇表示,近年來貴州省集中精力做好政府數據的聚、通、用工作,對企業開放大數據資源和應用,吸引了阿里巴巴、浪潮、高通、惠普等衆多知名企業來到貴州,對貴州的大數據產業發展和數據社會化做出了很大貢獻。在政府和企業界的共同努力下,雲上貴州平臺已經搭建起來。通過政企雙方合作,貴州省在智慧旅遊、智慧精準扶貧、食品安全追溯、網上辦事等多領域取得突破。

對企業界而言,則要抓住數據社會化的契機加強企業間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共同推動數據社會化發展。浪潮集團副總裁、浪潮雲服務CEO王方表示,推動中國雲服務產業發展並非一己之力可及。無論在雲中心的建設、落地、運營階段,還是在擴大業務規模、開發平臺應用等環節,都需要合作伙伴進行支撐。業內企業之間要真心實意合作發展,共同把“蛋糕”做大、做好、切好。他透露,未來浪潮將繼續推進雲服務合作伙伴戰略,計劃在三年內發展1000+雲拓展合作伙伴、1000+雲渠道合作伙伴、1000+雲方案合作伙伴,打造雲服務生態圈,推進我國數據社會化進程。(完)

(原標題:數據社會化需政企雙方共同發力)